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冲破烽火与雾霾的希望之光
乔忠延
//www.workercn.cn2016-09-05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这地方真好。近处,半亩方田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远处,茂林修竹连成片,苍翠起伏山连山。莫非这是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静谧村舍?差矣,主人不是陶渊明,而是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这里是重庆市合川区草街古镇的古圣寺。陶行知那时栖息在这里,不是厌烦了官场的糜烂,躲避闹市的喧嚣,而是要点燃心灵圣火,造就一代新人。在那日寇侵犯的年代,陶行知就把课桌摆在了古圣寺,把学校办在这青山绿水间。

  时在1939年,南京大屠杀的血腥弥漫在神州大地,重庆大轰炸的炸弹危及着无辜生命。抗日,需要浴血杀敌的战士,更需要有勇有谋、有胆有识的仁人志士。然而,遍地是流离失所的难民,还有无家可归、无人教养的流浪儿。陶行知正是在此时走进了古圣寺,走进来便安下家,扑下身,让一座寺院以造就人才的使命重光于世。

  古圣寺不大,原先叫虎声寺。虎声寺,猿鸣树梢、虎啸沟壑的深山古寺,好个别致的名字。后来,宋代大儒周敦颐来到,看着年深日久、香火仍盛的殿宇,便用“古圣”二字阐释其古老的身世,于是,虎声寺变为古圣寺。当陶行知走进这里时,古圣寺已很苍老,墙皮脱落,屋顶长草,荒凉的景象警示着山河破碎的危机。但山门犹在,大雄宝殿犹在,观音殿、牛王殿、善堂和两侧的配殿也无一或缺,还有一左一右、高高耸立的钟楼和鼓楼。大雄宝殿、牛王殿、善堂相对宽敞,陶行知将它们都做了教室。观音殿聚会时是小礼堂,平时是教师的办公室。是日黎明,古圣寺久违的钟声响起,一个崭新的清晨开始了,一所“育才学校”随着朝阳的升起而诞生。

  此时的鼓楼已没了鼓,支起一张木床,就成了陶行知的住所。摆上一张古旧的桌子,伏案而作,治校方略、教育思想,便顺着墨色印染在纸页上。白天安排、督查、讲课、听课,和师生一起劳作。夜里,一盏油灯久久亮着,亮出了《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个开天辟地的大好佬!”朴实明了,朗朗上口,谱上乐曲,一教就会。歌声伴着少年的激情飘荡在古老的寺院里,洋溢在新生的校园里。夜晚,师生们偶一抬头,灯光辉映的鼓楼似乎变成了一座灯塔。

  一座灯塔只能照亮一段航程,而那油灯闪烁的光芒却能冲破烽火和雾霾,照亮无数人的心灵。没多久,育才学校名声大振,学生由起初的七十一人增加到六百余人。前来参观取经的人络绎不绝,陶行知蜗居的那个小鼓楼,委屈自身尚可,却无法接待客人。于是,师生们一起动手,在寺门外的莲花池侧面,用山上的木头和河边的水草,搭建起一座茅草屋。从此,陶行知有了接待来宾的会客室,陶行知称之为“逸少斋”。少,自然是指那些青葱年华的学子;逸,可不是闲适安逸,而是超凡脱俗,希望学子们卓尔不群,早成栋梁——七年间,一批又一批学生就从这里走向抗日前线,踏上报效祖国的征程。

  陶行知为何会执着于办校育人?走进古圣寺旁新建的陶行知纪念馆,疑问便会迎刃而解。

  陶行知原名文濬,1891年出生在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贫穷的家庭无法供他上学,直到十四岁他才初涉校门。1914年,陶行知以优秀的成绩被选派出国留学,研修教育。置身西方,回望祖国,他看到中国弃旧图新的希望在教育,中国崛起图强的希望在教育。学业完成,他毅然归国,与蔡元培共同发起成立中华教育改进会。他把重力放在平民教育上,在南京城外劳山脚下的晓庄,办起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所专门培养乡村教师的师范学校。他亲笔写下的培养目标是:“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质朴的语句道出的却是先进的教育目标和理念。

  这时他才更名为陶行知。之前他曾将文濬改为知行,当中既有对求知的向往,又有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崇尚。从晓庄开始,陶行知不再以求知为目的,他要撒种,耕耘,将自己感知的思想化为育人强国的行动。只是晓庄播下的种子刚发芽,就被风雨摧折了;来到合川古圣寺,行知的希望才日日茁壮,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陶行知在古圣寺鼓楼上写下的办校方针是:创造健康之堡垒,创造艺术之环境,创造生产之园地,创造学术之气氛,创造真善美之人格。他在教师会上讲:把学生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要解放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要把他的功课表填满,给他一些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这是多么自由自主的学习,多么自由自在的求知!

  展板上,记下了这么一次生动的晨会。陶行知给学生讲,山中有个点石成金的道人,点成一块,一个徒弟拿走了,再点成一块,又一个徒弟拿走了,石头变成的金子,一块一块都被徒弟争抢到手,唯有一个徒弟只看不拿,道人问他为何不要金子,徒弟说,他想要点金术。讲到这里,陶行知提高声音说,这才是最聪明的徒弟,金子会用完,可有了点金术就有用不完的金子。他提示学生,老师教多少,自己学多少,死记硬背,犹如只会拿金子的徒弟,学会求知的方法,那才是一生受用不完的点金术。

  育才学校开设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音乐、美术等多门课程,这些课程在今天仍有,但有一门课程现在的学校是看不到的——垦出土地,每个学生划分一块,想种粮食,想种蔬菜,自由挑选,学校还提供种子和肥料,收获了,学校设有消费合作社,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换劳动的成果——这就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学校是小社会,社会是大课堂,走出校门的学子都是驾轻就熟的劳动者。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太经典,教育行为太丰富,不是少许笔墨就能勾画清楚的。这里只能再钩沉一些他那朴实无华却振聋发聩的教育言论:

  “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使他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教育工作中有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每一句话都令我反思。反思钻进厚重的书包、一味索取知识的学习方法;反思缺乏技能、与社会需求毫不对位的教育模式;反思“啃老族”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应有的警觉;反思道德缺席,高智商却成为社会的杀伤力……

  离开古圣寺之时,我记下了陶行知留在逸少斋墙上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中国需要陶行知这样的教育。

  中国需要陶行知这样的良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