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孙雨晨:文理的选择与贬斥
//www.workercn.cn2015-08-07来源: 检察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美国有一项研究称,家境优越的孩子更倾向选择历史、文学等文科专业,选择计算机、物理等理工科专业的则更多是家境不好的孩子,因为理科如计算机专业的年平均收入会比人文专业高2.5万美元。

  世界的学问,好像就是文和理,非此即彼,这似乎没有异议。什么是文科,什么是理科,如果按文法解释比较麻烦,不如用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文科的学生踩在校园的落叶上有感觉,而理科的学生没有感觉。至于学文还是学理,按照家境情况分析专业选择,这确实有点让人怪怪的感觉。家境优越的孩子更倾向选择历史、文学等文科专业,这是真的吗?

  国外的情况我不甚了了,但在我个人看来,学文还是学理跟贫富没有关系。中国很多弄文学的作家弄出名堂的,都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娃子。高尔基更是穷苦出身,甚至是穷得叮当响。而且我发现,越是穷得一文不名越是从事文学、文科,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也不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家境不好的偏偏就搞了文学、艺术,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譬如,我经常看《星光大道》或者别的文艺节目,不断听到一些著名演员大倒苦水,家里如何如何贫穷,这些人可以说没有一个是家境优越的。当然,这些倒苦水的人,不乏个别人“借苦难作为资本”。我倒觉得,家境好的孩子倒是学了物理等理工科专业也是真的,以中国搞物理或理工科的人为例,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杨振宁等,都是出国留洋的有钱人,有的甚至是江南大家族,没有一个是家境不好的。

  文科生和理科生,是所有高中生无法避免的一种“身份选择”。高中生选文理原因到底是啥?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也不必回答。因为选择文科还是理科,每个人的理由都不同,或者是因为兴趣爱好,或者是逃避薄弱学科,或者是跟着就业指向走,这里面非常复杂,因素很多。在文理江湖,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文科生大多是理科不好,才被迫从文的,所谓理科好就选理科,理科不好就选文科。这其实是借此贬低文科的。进一步地说,文科不好就选艺术,这也就把学艺术的贬了一下。最后,文科生贬斥理科生缺乏人文情怀,理科生贬斥文科生不懂科学。总之,这反映出一个社会现象:国人相互之间看不起或互不服气。

  记得鲁迅曾在《读书杂谈》中说过:“现在中国有一个大毛病,就是人们大概以为自己所学的一门是最好,最妙,最要紧的学问,而别的都无用,都不足道,弄这些不足道的东西的人,将来该饿死。其实,世界还没有如此简单,学问都各有用处,要定什么是头等还很难……”可惜,多少年过去了,这个毛病没有改。

  说到底,为什么学文,为什么学理,学什么专业个人说了算,千万不能搞成争高低、看贫富的“试金石”。这实在没有一点意义,还是把功夫下在学什么就学好什么上为好。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