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韩建军:救助弱势群体也要顾及“面子”
//www.workercn.cn2014-12-24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沿着萨拉热窝老城区中心萨菲特贝基巴沙基大街向山上步行几分钟,有一座标记为“38号”的三层楼房。它的外观与两侧的建筑没什么不同,但社区居民都清楚,这里是萨拉热窝一处“公共厨房”——专门为附近社区的低收入者提供免费餐食。

  每天下午2时,“公共厨房”会准时开始派发食物,一直持续到4时。在厨房的发餐口前,每天都会按时排起长队。领取者大多为年迈的老人,也有一些儿童。每位领取者可领到一个面包、一份土豆泥和一杯汤,他们大都在领取食物后悄然离去。

  “公共厨房”的负责人埃米诺维奇向记者介绍,这处“公共厨房”全年开放,每天派发大约200份食物。平均下来,每份食物原料成本大约4.5波马克(约合18元人民币)。

  除了食物,“公共厨房”还需支付包括2名厨师在内总共4名工作人员的工资、房租水电费、设施维护费等。埃米诺维奇不愿谈论预算和开支,但记者粗略估算,这处“公共厨房”每月开支应在5万波马克(20万人民币)上下。波黑经济萧条,这笔开支不菲。

  这家“公共厨房”得到社会的认可,资金主要来自社会慈善捐助,少数来自政府支持。波黑全国大约有20家“公共厨房”,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和人口密集社区,与其他救助机构一起为最贫困人口提供食物等。以萨拉热窝为例,人口30万,“公共厨房”共有6处,每天派发大约3000到4000份免费食物。规模最大的一处“公共厨房”每天可发放1000多份。

  南斯拉夫时期,波黑经济相对繁荣。南斯拉夫解体后,波黑90年代发生战争,经济严重倒退,至今没有恢复元气。目前,波黑失业率44%,平均工资大约700美元。波黑媒体估计,波黑全国300多万人口中,大约10%到15%处于“非常贫困”状态,需要靠社会救助度日。

  多种救助机构应运而生。“公共厨房”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战争爆发前夕,战争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所在社区穷人服务,提供面包、粥菜等食物,解决他们的基本吃饭问题,但不提供钱财支持。

  “公共厨房”非常尊重受助者的隐私和“面子”,从最初资格确认,到食物发放全过程,“公共厨房”把维护受助者的尊严摆在首位。弱势群体由于经济贫困,造成心理上也比较脆弱,较易受到伤害,因此对自身尊严比普通人看得更重。“公共厨房”严格控制媒体拍摄、严禁采访领取者等。记者本人也是在当地熟人的带领下,才有机会去那里一睹真容。

  当地社区低收入居民是“公共厨房”的常客,但偶尔也会有陌生人前来领取食物。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不会当面询问领取者的情况,也不会当面查验相关证件。资格核查是通过政府机构幕后进行,如确实存在疑问,工作人员才会登门核实。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有些经济上并不很困难的人“钻空子”冒领食物的现象也时常会有。在波黑最大的一处“公共厨房”,一名工作人员回忆,他以前遇到过一名妇女,衣着华贵,不时带着儿子前来领取食物——实际上这名妇女家境相当不错,只是懒于做饭。对于类似情况,工作人员一般不当面拒绝,而是事后登门提醒。

  除了“公共厨房”外,波黑还有一些慈善组织不时搞些活动,作为经常性救助的补充,满足底层人群食物需求。记者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买面包给后来者”活动——有善心者,可以在参加活动的面包店出钱买下一个面包,放在店内的指定地方,供贫困者免费领取。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