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焦点人物-正文
让廖俊波这样的人脱颖而出
易国祥
//www.workercn.cn2017-04-19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对因公殉职的廖俊波先进事迹作出指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并要求各地关心爱护优秀干部,特别是不幸去世者的家属和未成年子女。持续走红荧屏的《人民的名义》,剧情进入省委沙书记调研发现了好干部易学习,在提议重用的同时,他还为易学习妻子自种茶叶做广告,建议同僚们照顾生意。

  在现实与虚拟的巧合之中,蕴含着种种必然。有中央雷霆反腐的生动现实,才有反腐剧的“大尺度”。有十八大后优秀县委书记群体的亮相,自然有易学习这样艺术形象来亮眼。问题是,优秀的基层一线干部脱颖而未必是一种必然。

  “郡县治,天下安”。中央历来重视县委书记队伍的建设,焦裕禄就是一个典型样本。特别是十八大后,中央在2015年表彰了102位优秀县委书记,随后,其中一部分走上了上一级领导岗位,廖俊波就是其中的一位。

  但是,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像敢于顶雷、敢啃骨头、忘我工作的易学习,长期得不到领导的青睐,在区县领导岗位工作二十多年,不仅被人视为升不上去、也不想升的鸡肋,还找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领导习惯用身边熟悉的人,易学习被疏忽在所难免。

  不能说易学习就是足赤完人,但只要是忠诚于事业,能为人民做事,他至少不应该缺席一轮轮组织按制度择优的扫描。好人入不了法眼,进不了程序,领导为何不反躬自问,自己为什么不熟悉好干部,尤其是不熟悉不在身边的好干部,而贪官通关过卡受重用,倒成了一种理所当然。这是什么逻辑?

  现实比文艺作品更精彩。有些领导熟悉的干部往往会有漂亮的履历,不一定有实绩,却能尽量避开风险,更有恰到好处的转岗和提拔。而那些扎实肯干却无暇抬头看路的基层干部,有的领导并非完全不了解,不过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权衡取舍,用熟悉的人省事,且方便自己,若是偶尔用了名声好的人,不过是标榜自己。

  用身边熟悉的人不等于知人善任。用人当选择,知人全方位,后者是基础。用熟悉的人并非天经地义,用“忠诚、干净、担当”的人才是正理,不让基层一线的老黄牛吃闷亏才算公道。但愿这成为制度的必然,而不是某领导的英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