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焦点人物-正文
邵逸夫的文化传奇与影业传奇
//www.workercn.cn2014-01-08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1月7日凌晨,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邵逸夫先生在香港家中安详逝世,享年107岁。作为香港知名的电影制作人、娱乐业大亨,邵逸夫在文化领域有极高的地位。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位慈善家,多年来邵逸夫捐助数以百亿计款项,为内地、香港两地建设教育、医疗设施等

一评:邵逸夫在文化领域有极高的地位

    钢铁巨头安德鲁·卡内基曾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这和邵逸夫曾说的“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慈善家”,如出一辙。邵逸夫逝世之后,各地网友纷纷“晒”出以“逸夫”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他文化艺术、医疗设施,用以纪念他。很显然,和邵逸夫缔造的其他传奇相比,慈善“财富”更散发出永恒的迷人光芒。

    企业家致力于做慈善家,邵逸夫并不孤独。比如,股神沃伦·巴菲特曾承诺捐出99%的财产;早在1997年,比尔·盖茨与妻子便共同设立了“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邵逸夫的捐献,并不局限于香港、中国内地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有邵逸夫发起的慈善项目。比如,2002年11月15日,邵逸夫就捐资创立了“邵逸夫奖”,用以表彰在天文学、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

    企业家做慈善,不是“良心漂白”,更不是为“睡得安稳”,而是一种精神坚守,一种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小而言之,正如邵逸夫所说,“宽容和做善事是一把健康钥匙,是生活幸福的良药”;大而言之,也正如邵逸夫所说,“我相信人类的伟大在于追求、研究、传授学问、造福人类”。邵逸夫的所作所为表明:只要企业家愿意做慈善家、致力于做慈善家,在慈善环境和慈善制度难尽如人意的情况下,仍能大有作为。

    而反观国内,一些企业家宁愿顶着“为富不仁”的帽子,也不愿在做慈善的道路上有所作为。慈善诚然不是棒喝的“逼捐”,企业家的仁善程度,与慈善环境和慈善制度有不可割裂的关系。但站在慈善伦理、仁善正义的角度看,所有人包括企业家的慈善,应该是不计回报、不问环境的给予和付出。

    当然,在目前中国慈善公益事业陷入“泥沼”的情况下,一方面,应该呼唤更多的民众,尤其是掌握巨额财富的企业家,都能像邵逸夫一样,做能够让“财富”永恒、让善意恒久的慈善参与者。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无疑还是慈善环境的打造、慈善制度的完善,能够更多助力国内慈善事业走向良性循环。因为具体到当下,更多的企业家、更多的民众不可能成立“邵逸夫基金”,去重复邵逸夫一样的慈善路径。而如何尽早摆脱“粗暴慈善”、捐钱给物的原始慈善,逐步走出一条成熟完善、人人能参与人人能受益的慈善“中国路径”,显然应该成为相关方面致力于思考并尽早解决的问题。

    而诸如多做慈善可以免税调动企业家积极性,允许慈善基金会投资经营以“扩大”做慈善,“契合国情”让央企、国企透明做慈善给出表率——慈善环境的打造、慈善制度的完善,不妨从这些更易见成效的层面破题。总之,因循邵逸夫倾力做慈善、让“财富”永恒的仁善路径,制度与人心当有更多积极作为。(李记)

再评:邵逸夫的影业传奇能否被“复制”

    任何一个时代代表人物的去世,都能引起人们对他那个时代的回忆。作为一个世纪中国影视见证者,以及推动中国影视发展的重要人物,邵逸夫的去世,让很多人回忆起自己看“邵氏电影”的青春岁月,更让关心中国影视发展的人想起曾经引领风骚的香港电影时代,同时发出“这个时代能否再出邵逸夫”的疑问。

    遗憾的是,香港电影现在正逐渐成为一个历史名词。过度追求利益和追风让香港电影逐步没落,不仅好电影屈指可数,艺人们也纷纷北上淘金,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正如一位业内人士的评价中说的“香港以前因为有邵逸夫的‘无线王国’,有很长一段时间也能像今天的韩国一样,向全世界叫板。但,自从邵爵士退休之后,早已今非昔比。”而作者说这段话的背景,是在分析为什么韩国影视发展如此红火。

    在感叹香港电影今不如昔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香港已经成为一个跟大陆电影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有数据称,2013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27.5%.巨大的商业机会摆在眼前,这可以说是最好的时代,但盲目利用电影谋利的老问题,出现的却也更加集中和复杂;盲目自大走向世界的野心,又迫使导演们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拍摄……

    在现在的电影人看来,邵氏“工厂式”的运作方式,可能显得有点老套了。但在他的引领下,香港电影形成了完善的体系,演员、制片方、制作体系、院线等,这些都是在邵氏电影时代逐步发展完全的。正是这种仿效好莱坞八大公司的“大制片厂制度”,让邵逸夫能以精准有效的方式拍摄观众最为喜爱的电影。而现在的电影模式,已经迈向独立制片体制,大公司只选择合适的制片人予以财务和发行支持,最终进行利润分红。也因此,郭敬明才能在第一回拍电影,就能成为亿元票房的导演。

    尽管已经有点英雄迟暮的忧伤,但香港电影作为商业片的代表是成功的。而邵氏时代的成功经验,是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学完的。邵逸夫曾说说:“在香港,我永远用两只眼睛看一部电影。一只是艺术家的眼睛,另一只是商人的眼睛。”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现实中就有中国导演用植入广告把电影拍得稀巴烂,还自我标榜创新运营模式。

    就像一个人挣十万块,可以靠个人勤劳;挣一百万就得靠经营头脑;如果能挣一百个亿,那就得靠时代的机遇。对邵逸夫先生来说,1000部以上“邵氏电影”是个记录,靠电影赚来了1000亿港币以上的财富,也是个记录。这个记录的背后,是整个香港电影的辉煌,是为了迎合世界各个地域观众的口味,不断保持的影片的活力和生命力。毕竟,草原长不出参天大树。而我们这个时代能否再出邵逸夫?除了电影人的努力,恐怕还要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宽松的氛围,形成文化产业旺盛发展的热带雨林。(周潜之)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