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观点PK-正文
“论文买卖”为何难禁
//www.workercn.cn2016-01-14来源: 西安晚报
分享到:更多

  主持人: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科技工作者不准以任何形式抄袭盗用他人的论文等科研成果;不准利用中介机构代写或变相代写论文,或通过金钱交易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等。“有偿论文”为何难以杜绝?大家怎么看。

  王聃(湖南 职员):某种程度而论,“有偿论文”是一种默认的畸形存在。大学与科研机构习惯性地依靠论文发表情况,来进行相关考核,自然对经由金钱交易的论文发表现象熟视无睹;当更多的学术期刊经营者尝到此种稳定收益的甜头,就会更积极地参与其中,甚至将缩短学术期刊出版周期,新加种种“增刊”,来获得更多收益。而同样参与其中的论文发表者,或许会偶有抱怨,却多数人最终又屈从于此种“买论文”的生态,这正是“有偿论文”市场的由来。

  主持人:这几年,一些地方正在尝试职称评定和科研考核标准的改革,意在纠正过于看重论文的现象。值得注意的一则相关报道是: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老师常萍,不出书、不发论文、不申报职称,专注教学30年。其课堂堂堂爆满,有人驱车数百公里只为听她一节课。近日,学校高规格特聘她为副教授,继续为本科生授课。

  张海英(北京 职员):如果学位授予、职称评聘、业务考核等需求方面不再“唯论文论”,那么花钱发论文的需求必然会大大减少。然而,到目前仅有个别地方的个别领域在改变“唯论文论”,“常萍式特聘”仍然鲜见,更多的地方至今仍崇尚论文,放任花钱发论文。只有打破学术评价“唯论文论”,建立科学、多元的学术评价机制,对花钱发论文才能起到明显遏制作用,所谓的“论文经济”才有望消失。

  主持人:对于那些“卖论文”的刊物,是否也应出台相应的治理措施?

  毕舸(广东 职员):大量学术期刊杂志“靠版面吃饭”,由于相当高比例的学术期刊杂志早已从以往政府财政拨款包干的传统模式,转型为自收自支的市场化经营模式,维持日常运转的资金来源就成了一大问题。如此形势下,一些学术期刊杂志走上了“卖论文”获利的路子。因此,禁止“买论文”更要管住“卖论文”。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