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观点PK-正文
政府给“富二代”培训,可不可以有?
//www.workercn.cn2015-06-15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据媒体报道,2013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政府开始针对辖区内的知名民营企业家的孩子组织学习。政府只负责制定培训方案、邀请专家授课。至于培训期间的往返交通费用、食宿费用,则由学员们自理,但培训期间的食宿要按照区政府的统一安排,任何人不能讲价钱享受特权。

  政府为“富二代”办培训班有没有必要?是否只是在打“培训”的幌子?对此,网友们持有不同观点。

  正方

  何勇海:理性看待政府培训“富二代”

  有人或许要说,只要动用了公共资源,政府就会产生财政支出。但公共财政以举办“富二代”培训班的方式,回馈一点给纳税上亿元的民企有何不可?

  何况这种培训,比政府直接斥资百万千万奖励民企更有价值。因为民企的接班和持续发展问题不仅事关税收,且事关就业,事关国家经济发展态势。据报道,民企已成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创造的税收占比达50%、就业占比80%、GDP占比60%.如何引导或协助民企培养接班人,使“富二代”努力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创二代”,应成为地方政府努力的方向之一。如此培训,显然不能与拿纳税人的钱培养狭义的“富二代”相提并论。

  唐伟:看待培训“富二代”需更宽视觉抛开身份属性不言,仅从权利平等的角度来说,政府对“富二代”进行培训并无不妥。首先,“富二代”在法律地位上与其他人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既然国家可以为其他群体提供培训服务,又为什么不能对“富二代”进行培训与帮助?

  其次,大多数人眼中,“富二代”几乎成了一个贬义词,与“富二代”有关的负面新闻也时常曝出。如果通过培训,“富二代”们能够提高自身修养,改掉骄奢之气,也有利于扭转社会对他们的负面印象。

  再次,接班问题不仅是困扰家族企业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和市场命题。中国有子承父业的传统,而职业经理人严重缺乏,再加上家族主义的信任结构严重“稀释”了职业经理人的人力资本产权,在市场本身无力解决的语境下,如何做好民营企业的代际传承就成为题中之义。

  反方

  许晓明:政府培训“富二代”是错位的溺爱如果说政府对公众的下一代成长有指导的义务,那首先应该是一视同仁的对待,进而是对贫困者的侧重呵护。让有钱人优先享受后代培训,把没钱人后代暂时放在一边,进一步加剧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阶层差距化。

  短训班性质的培训班,远远不足以改变“富二代”二十多年的教养面貌,不足以胜任推动“富二代”转向“创二代”的重任。相反地,笔者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这会不会成为财力与权力“联姻”的机会,或者是“富二代”群体联谊的机会?如此一来,此类培训班不仅不会为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注入真正的动力,也不会为地方社会公平发展提供正能量,还是散了吧。

  马涤明:政府培训“创二代”师出无名帮助“富二代”平稳接班,进而助力地方经济,是地方政府培训“富二代”的主要出发点。但这与市场经济中政府应担当的角色不符。首先,民企接班的问题属于私事,出资人自己能否培养出合格接班人,与公共利益无关,也就不关政府义务。其次,企业兴衰应由市场决定,即便某些企业因“接班”问题而出局,变化的也只是资本所有人;即便是企业倒闭,只要市场需求存在,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未必会一同“倒闭”。至于说是张老板家族掌门,还是李老板家族控制,于市场、于地方经济和公共利益来说,都无关紧要。那么谁接班、能不能接班,何需政府操心?

  民企要做成“百年老店”,当务之急是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而不是永远延续家族治理模式。政府正应该在引导民企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模式,以及经理人职业化、市场化方向上多做一些工作,而不是在培训“二代”上吃偏饭。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