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观点PK-正文
教授就官员财产公示打赌爬行合适吗
//www.workercn.cn2014-01-07来源: 西安日报
分享到:更多

    2014年第一天,法学教授范忠信在杭州南湖边,以爬行的方式行进了一公里。一年前,这位法律史学界的知名学者,在个人微博上公开打赌,预言“2013年里,除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外,其他所有省市会实现县乡级公务员财产公示”,赌输的代价是“罚自己爬行一公里”。对范忠信遵守诺言的行为网友纷纷点赞,称其精神可嘉。范教授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爬行是要遵守承诺,不想人格受到贬损。(1月6日《北京青年报》)

    践约精神可嘉

    但用打赌评判重大事务不合适

    俗话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普通人说话尚且能够兑现诺言,更何况我们的大学教授?因此,面对范教授兑现承诺爬行一公里,这种践约精神值得表扬,国人应该向其学习。

    然而,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并不是说到做到兑现自己的承诺,就能够成为一名好教授的。作为法学教授,范忠信不仅需要具有先锋思想,更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判断应该准确或者接近事实,这样,说出的话才能具有权威性,也才能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但让人遗憾的是,作为一名法学教授,不是以“法”的精神来作为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准则,而是与人打赌,这未免有点太随意太轻率。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需要具有法的契约意识,而不是靠打赌这种传统的约束方式,要知道,赌咒发誓完全是公民的自我约束,取决于自律。而法的精神则是他律,虽然两者维护的都是公平公正,但是,如果没有法的契约精神,赌咒发誓就可能会变得没有一点约束力,一旦发誓者爽约,公平公正就发生了倾斜。特别是面对官员财产公示这样严肃的社会问题,就更需要用法律来维护公平公正,而不是靠打赌的形式来实现,因为打赌并不能实现官员财产公示!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专家教授不注意自身言行,言而无信,导致专家教授的公信力下降,人们对其并不信任,也不尊重。而一些专家教授却并不以为意,依然我行我素,导致出现了一些“雷人雷语”,专家不像专家,教授不是教授,而是变成了故意吸引公众眼球的行为艺术家。比如范忠信的打赌,不排除是范教授的行为艺术,也不排除范教授是故意赌输以此来开始自己的行为艺术,吸引眼球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官员财产公示,则又是另一码事了。

    因此,奉劝一些专家教授,多点法的契约精神,少点个人义气,不要用打赌这种原始的方式作为衡量、评判事物的手段。(曹小芹)

    教授愿赌服输

    是一种善良温和的谏言形式

    范忠信教授之所以敢于打这样的赌,是寄望于我们国家的公务员财产公示制度能迅速推广落实。教授说:“我就是希望公务员财产公开制度有所进步,希望这个制度尽可能变成现实。爬行也是一种谏言的愿望,以善良、温和的形式。”但教授用这样的形式能够推动公务员财产公示制度的实施与落实吗?显然,教授的愿望过于乐观了。

    范忠信教授用跪爬形式信守了承诺,但令人心酸的不仅是教授像狗一样爬行带来的震撼与羞辱,更是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推进似乎遥遥无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有中央的政策保驾,有民众呼声的拥护,但既得利益的坚冰仍然十分牢固、顽强。究其原因,由于执行财产公示制度一度是在一个相当封闭的体系内展开,也就是说党员领导干部在把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给组织后,只有少数领导知情,对其余的人则一概不予公开,这无疑给某些人的官官相护留下了操作空间。中央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曾形象地说:“上级监督下级太远,同级监督同级太软,下级监督上级太难,组织监督时间太短,纪委监督为时太晚。”只有认真彻底地公示所有公务员的财产信息,接受人民大众的监督才能做到事实上的公开透明。

    范忠信虽然乐观估计了公务员财产公示的时间,但他的信念仍然坚定,因为公务员财产公示是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是反腐倡廉的重要组成部分。范忠信教授用爬行的方式再次在推动这一制度上尽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从这点看,他的跪爬是有积极意义的。(胡子民)

    职能部门

    不宜对教授爬行履约无动于衷

    范教授以爬行履约,在新浪微博引起轰动,赢得普遍好评。这表明,在诚信普遍缺失的今天,一个知名学者敢于言责自负,确实难能可贵。对于中国公众来说,教授爬行履约,反映出的问题在于:民众对中国社会改革的良好期盼和中国改革进程之间的差异。

    作为法学教授,对官员财产公开试点,用逻辑思维推断很快将在全国铺开。应该说,这样的逻辑推论并没有错,只是低估了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改革的巨大阻力,结果导致了自己预言的落空。这个赌约的教训在于,作为知识分子在判断中国社会改革进程的时候,不能用纯粹的思辨方式来思考问题,而要充分估计现实的难题。否则,脱离了现实,仅凭坐在书斋里观望社会,自己的判断难免会和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职能部门不能对教授爬行履约事件无动于衷,应该从中看到强烈的民意指向。民意是推动政府工作改革的原动力。忽视了民意诉求,也许今天你可以看范教授的笑话,改天就该公众看你的笑话了。试想一下,一年前范教授的一个赌约,按说365天过去了,很可能范教授自己都忘记了,居然还能被“有心”的网友给记起来,在微博上当成话题来讨论,这表明公众对官员财产公开的期盼程度是何等强烈。他们的“刁难”,看似惩罚了“信口开河”的范教授,但稍微有点思考力的人都会觉得输掉赌约的不是范教授,而是政府部门在推动官员财产公开方面改革的滞后。所以有人说,该爬行的不是范教授而是我们的官员们。这样的话语,不知我们的政府部门可否敢正面回应。如果回应,必有期限;不敢回应,自损了政府的公信力。范教授自己也说他的爬行“既是履约,这也是谏言”。这样的谏言,如芒在背,不可置之不理。

    历史上,从来没有官方靠道德自发改革的,毫无例外属于倒逼的结果。官员财产公开,作为现代国家的通行规则,在我们这边还遥遥无期。微博上议论这个话题,有人在替政府打包票,结果尴尬了自己(比如范忠信教授);等到公众都失望的时候,这个社会恐怕就难以称为和谐社会了。(刘海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