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保护母语,应在立法上下功夫-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文体

加强保护母语,应在立法上下功夫

卞广春
2020-05-28 10:11:52  来源:东方网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唐海龙建议,可适时修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突出普通话、规范汉字在国家语言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与时俱进,统筹推进修改刑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相关条款,全面突出包括普通话、规范汉字在内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体地位。(5月28日《中国青年报》)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唐海龙的建议,看似内容宽泛,操作实现在时间上可急可缓,却决不是可有可无,说说而已。加强保护母语应在立法上下一番功夫。

  我国语言文字的使用亟待转变思维,树立文化自信。越来越多的楼盘、商场、酒店热衷起洋名,“曼哈顿”“威尼斯”“瑞士小镇”“加州广场”“爱丁堡”等等,让人傻傻分不清;语文教学越来越迎合考试,与语文相关的书法被削减,语文在考试晋级中与英语等外语“平起平坐”;广告宣传和网络用语肆意变通,破坏文字原意,影响语言文字规范……这有的是崇洋思维作祟,文化自信不足,有的是方式方法不当,见利忘义。

  另一方面,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工作与我国经济发展和法制、文化建设成果存在一定的落差。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权威性小、惩罚力弱、规范性难以落实;部分偏远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的条件不足,普及程度不高;部分方言地区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使用存在困难;港台部分青年对祖国文化疏远淡漠,书同文、语同音的规范尚没有完全形成。

  从多年实践看,说服教育、警告不足以形成威慑,执法主体不明确,部门职责不明晰,国家强制力缺乏,都是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应用的障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应从“只说不练”向“边说边练”转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与广告法、民法、义务教育法、治安处罚法、刑法,以及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衔接起来,使行政、教育、宣传、广告等方方面面,都为突出普通话,提高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应用,作出应有的努力。法律硬起来、强起来,应用、执行和处罚真正能够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加强保护母语才不会架空。

  唐海龙建议调整高考、中考的语文分数权重,容易被误认为是个教育话题。事实上,增强高考、中考中语文分数比重,是突出普通话、规范汉字在国家语言生活中主体地位的一个点。教育部门应通过改革,让学生把握轻重,尊重母语,不被外语教学模糊了是非辨别,以促进母语的学习、继承和传播,使加强和保护母语以及母语的规范应用,有一个更新的开始。

  汉语言文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特色标志,是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应肩负起必要的责任。而通过修改和完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使其硬起来、强起来,语言文化应用成为可依法执行的规范,尽管任重道远,也应不厌其烦,从长计议地完善。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通过中国两会感受危难之际的信心和希望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之际,中国两会的召开引发全球关注和热议。在外媒看来,非常时期的中国两会虽有其特殊之处,但传递的仍然是中国保稳定促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是在危难之际愿做“及时雨”的大国担当。

  • 中工时评:用大数据服务好农民工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均金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建立全国农民工信息大数据平台的提案。在提案中,王均金援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指出,去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9亿人,但每逢招工旺季依然出现“用工荒”,主要原因在于工厂和农民工之间信息不匹配。很多农民工依然依靠线下人才市场、包工头或者熟人介绍来找工作,而工厂往往也难以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到符合技能要求的工人,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 中工时评:为职工“提素”持续贡献新“点子”

    5月24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大会书面发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让学技术、当工人成为社会时尚,让搞培训、抓培养成为企业自觉,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的技能供给体系。”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