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声唱好中国歌曲-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文体

用美声唱好中国歌曲

郭淑珍
2019-12-13 08:47:56  来源:人民日报

  声乐艺术的美在于把作品中的深刻内涵准确表达出来,想让中国观众与演唱产生共鸣,就要有民族的风格、民族的情感在里面

  1927年,我出生在天津一个平凡的小家庭。我对音乐的热爱源于生活,母亲平日哼唱的河北民歌,放学路上街边门市“戏匣子”里播放的京剧、河北梆子、评书,激发我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后来,我考入当时的北平艺专,心中音乐的种子开始得到悉心灌溉。1953年,我成为第一批被国家选派到苏联留学的音乐人才。

  我演唱过不少中外经典音乐作品,中国歌曲占有相当比重,如《蝶恋花》《玫瑰三愿》《阳关三叠》《塞外村女》《我站在铁索桥上》《玛依拉》等。其中,对《黄河大合唱》第六乐章《黄河怨》的演唱贯穿我整个艺术生涯,在与《黄河怨》半个多世纪的不解之缘中,我对这部伟大作品的理解和体会不断升华,深刻影响我对声乐艺术的认知。

  第一次接触全本《黄河大合唱》是在苏联留学期间,那是由苏联音乐家用俄语演唱的版本,当时我暗下决心以后要用中文来唱。1956年,我和指挥家李德伦一起受邀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大厅演出《黄河大合唱》。后来,我又在多个场合演唱《黄河怨》,最令我难忘的当属1975年与中央乐团的合作。这次演出让我真切明白了音乐表达情感的重要性。

  对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深度,决定艺术家演绎的艺术高度。《黄河怨》是一首激励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经典歌曲,是讴歌不屈不挠民族精神的光辉篇章。为了能够真正理解这部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我像过电影一样把歌词一句句在脑子里放,整整三天三夜没睡好觉。我想到家乡天津沦陷后,全家人被迫逃难,途中还遭遇飞机轰炸。我认真阅读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创作札记,其中写道:“《黄河怨》代表被压迫的声音,被侮辱的声音,音调是悲惨的,是含着眼泪唱的一首悲歌。假如唱的人没有这种感情,听众必然没有同感的反应。”过去我唱到歌里的“命啊,这样苦!生活啊,这样难”,认为写的是一种宿命,仿佛看到一个妇女在弄堂跟人吵架的场景。经过三天三夜的思考和琢磨,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我终于认识到《黄河怨》描写的不仅仅是一个中国妇女的悲哀,也是一个受到列强侵略的民族的伤痛,所唱的不仅仅是一个中国妇女的哀歌,更是被压迫的中华民族奋勇反抗的呼声。在那一刻,我真正懂了《黄河怨》。

  这为我演唱《黄河怨》提供坚实的情感基础。演唱《黄河怨》,感情一定要深沉、饱满,还要有起伏、有层次、有戏剧张力。在艺术处理上,我借鉴俄罗斯民歌中用轻声表现妇女内心痛苦的演唱手法,我还想到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李勇奇母亲哭诉家史的唱段,把传统戏曲中“哭头”“哭音”及“散唱”等技巧运用到演唱中。许多人听了我的《黄河怨》都有这种感想:郭淑珍不仅把《黄河怨》唱活了,而且唱深了,把词曲作者最深的艺术想象力完整、深刻地表现出来。我唱完这首歌曲时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下来。

  《黄河大合唱》这部恢弘史诗,在新时代依然是一部能够触动人的心灵、激励民族精神的经典艺术作品,依然葆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虽然年龄越来越大,但我还一直坚持登台演唱《黄河怨》,并把自己的这部代表作倾心传授给学生们。

  我虽然唱的是美声,能用中、俄、德、意、英等多种语言演唱歌曲、歌剧选段,但我始终认为,美声唱法能够演唱好中国歌曲。记得1950年我参加中央西南民族访问团期间,受邀演唱了一首《黄水谣》,没想到大家说我唱的是“洋腔洋调”。我有些不服气,一个中国人唱中国歌,怎么能“洋腔洋调”呢?但是后来真正到了少数民族地区,与当地老百姓接触以后,我才意识到,用美声演唱好中国歌曲并不容易。

  音乐最重要的是表达情感,声乐艺术的美在于把作品中的深刻内涵准确表达出来,想让中国观众与演唱产生共鸣,就要有民族的风格、民族的情感在里面。民族的风格和情感,与演唱中的吐字、行腔等有密切关系。在这方面,我们的戏曲艺术特别是京剧,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曾向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学唱戏,向她请教京剧中的咬字和行腔。另外,参透京剧演员动作、表情的艺术表现力,也能让歌剧演员身上“有戏”。

  用美声唱好中国歌曲,一直是我的追求。40多年来,我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声乐教育中,希望为国家培养更多歌剧人才,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超越我,成为声乐艺术的“宝石”,为中国歌剧艺术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张珊珊、张明瑟采访整理)

   (郭淑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曾主演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艺术家的生涯》等,代表作有《玛依拉》《黄河怨》《鸽子》等。曾获首届“金唱片奖”、“金钟奖”终身成就奖、“全国模范教师”等多个奖项和称号,多次担任国内外重要声乐比赛评委。)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莫让综合素质评价变成“考父母”

    12月9日,针对社会舆论对于深圳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体系的质疑,深圳市教育局召开专题会议,表示将尽快完善该体系。

  • 中工时评:这个专供“职工说事”的工作室,值得关注!

    据12月10日的工人日报报道,今年以来,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的不少企业里,多了一个专门的“职工说事”工作室。在这里,企业有关负责人会定时定点等着职工上门,让职工有什么诉求尽管提,有什么不顺心随时说。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渠道,正从以往一年一次的职代会交流扩展为日常、实时的沟通,搭建起职工与企业双方的连心桥。

  • 中工时评: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抓好抓实

    近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各地要着眼稳就业大局,出台更多支持新增就业岗位的措施,抓紧清理取消不合理限制灵活就业的规定。要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在积极扩内需、稳外贸带动就业扩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举措。

  • 中工时评: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坚决打赢根治欠薪攻坚战

    近日,全总下发《关于参与做好2019年度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的通知》,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向欠薪“顽疾”发起总攻,社会舆论对此给予高度赞誉。

人物

  • 今天的头条,属于他!

    今天是2019年12月11日,一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诞辰108周年的纪念日,当中国人的导弹冲上云霄,当我们自己的飞船在太空航行,这些让国人心潮澎湃的时刻,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他就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

  • 她的坚强是面镜子,照见一些人的懦弱

    “瓷娃娃”“袖珍姑娘”……这是磐安女孩曹丽珍与身俱来的标签。这个36岁、身高却只有75厘米的“袖珍姑娘”,在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后,最终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 李子柒为何能走红海外

    近日,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又引发了舆论广泛关注。一则因为她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贡献,荣膺由成都文旅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二则因为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海外圈粉无数,激起了许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甚至还引发了许多网友对文化输出的讨论。

  • 民警童德的微信头像很特别

    社区民警童德的微信头像,很是特别。除了一张工作照,还留有姓名、联系电话、地址,并配着一行双色标注的文字——“如果你需要办理户口、居住证,及调解家庭、邻里纠纷,请添加此微信号进行咨询和预约办理。”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