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民族特性-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文体

法律的民族特性

马建红(法学博士)
2019-07-20 13:10:01  来源:北京青年报

  这是一个能写大部头著作的标题,并不是一篇小品文就能将其说清楚的。不过,之所以斗胆写下来,并想讨论一番,是因为受了一本书的启发,这就是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作为世界法学经典,自从清末民初翻译大家严复“译述”性质的《法意》出版以来,该书就一直滋养着中国政法学界学生,成为现当代政治法律理论的渊源。

  英国历史学家彼得·沃森在《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中曾如此评价——对孟德斯鸠来说,以下事实是不言自明的:社会世界同自然世界一样具有规则和节奏;世界不是由盲目的偶然支配的,人类的社会行为法则是可以发现的,“法则,就其最宽泛的意义上说,是来自事物自然状态的必要关系;在这一意义上,所有的生命都有自己的法则”。孟德斯鸠的一些论断,现在看来可能也有问题,但他最重要的论述,是就君主、共和国、专制等不同政体以及它们对自由、教育和社会其他方面的意义所做的分析,他认为“与其说是政府体制决定了它的统治方式,不如说是个人管理政府的方式决定了它的统治方式”。

  中国人引用孟德斯鸠著述最多的,是他对权力的论断,“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这确实算得上是一条古今中外“万古不易的经验”,他对权力本性的揭示,与我们今天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有同理之妙。

  孟德斯鸠虽然主张“一切存在物皆有它们的法”,也提出为权力滥用者设置界限,即“以权力制约权力”等,但这些普遍性的认识,并不能遮蔽法律的民族特性。正像《论法的精神》译者张雁深先生总结的,“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因此,法律和地理、地质、气候、人种、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人口、商业等等都有关系”。虽然不管生活在哪里的人,都有其所依存的法律,但法律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个别的特质,这也可以成为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

  孟德斯鸠强调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土壤等对人民的性格、感情等的影响,认为法律的形成也与这些因素有关系。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上半叶,正是中国清王朝的康雍乾时代,生活在这个时期的孟德斯鸠,对中国的了解主要通过传教士的游记或通信。他认为中国的异样气候适宜于人口的繁殖,而人口众多这一情形,要求人们进行辛勤的劳动,“使土地的生产足以维持人民的生活”,这需要引起政府极大的注意,“政府要时时刻刻关心,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劳动而不必害怕别人夺取他的劳苦所得。所以这个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这也是人们时常谈论的中国“典章制度”之由来。

  正是这些原因,使得中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孟德斯鸠特别提到了一项“良好风俗”——“中国皇帝每年有一次亲耕的仪式,这种公开而隆重的仪式的目的是要鼓励人民从事耕耘”。这里指的就是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由皇帝本人亲自耕田示范,以示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而在皇帝“劝民农桑”仪式后,民间正式进入春耕农忙季节。孟德斯鸠写道,“中国皇帝每年都要知道谁是耕种上最优秀的农民,并且给他八品官做。”这一点虽有待考证,不过由地理环境决定的农耕文化里中国的一些风俗习惯,对于浸淫于传统中的国人来说,还是深有体会的。

  一般来说,不同民族种族的人,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有关财产继承的制度,或者如西欧的长子继承制,或者如中国古代社会的诸子均分制。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会认为现行继承制度是理所当然的,而认为其他形式的继承制度是“异类”。历史上,蒙古人一般以幼子为继承人,后人对其成因不甚了了。《论法的精神》专门有一节讨论“鞑靼人的民法”:鞑靼人常常以最小的儿子为继承人,这是因为,当其他年长的儿子能够过牧畜生活的时候,他们便带着父亲所分给他们的一些牲畜离开了家,另立新居;最年幼的儿子则继续和父亲住在家里,于是自然成为父亲的继承人。孟德斯鸠还说,“听说英格兰的某些小地区也有类似的习惯”,“这无疑是一个游牧民族的法律”。游牧民族与农业社会的人们,生产与生活方式不同,决定了人们在财产处理方式上的差异,由此必然会使法律呈现出多样化色彩。

  孟德斯鸠总结说,“为一国人民而制定的法律,应该是非常适合于该国的人民的;所以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竟能适合于另外一个国家的话,那只是非常凑巧的事。”我们有必要回到孟德斯鸠的设论,去发现并培育当代中国的“法的精神”,为中国法治建设开出一条新路。

编辑:穆田雨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一律不搞脱贫摘帽庆祝活动:好!

    近日,国务院扶贫办发文要求进一步落实贫困县约束机制,明确要求在脱贫攻坚期内,所有贫困县(含已脱贫摘帽县)必须保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贫困县摘帽后,必须坚持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一律不搞摘帽庆祝活动,一律不拍摄摘帽专题片。

  • 中工时评:请为青年医生减减负

    为年轻医生减负,并不意味着公众所获得的诊疗服务就会变差。如果医疗资源供给多元化、丰富化,那么年轻医生的工作环境、工作压力也会得以改善,群众的看病体验感也会提升。而这,就需要加大医疗资源投入,这样的投入包括了硬件和软件,如果只是医院大楼盖起来,医生、护士的编制却未增加,那么即便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依然不能祛除年轻医生的黑眼圈。

  • 中工时评:不是每一片老厂房都能变身艺术区

    广州红专厂局部拆除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红专厂所属厂房原为广州罐头厂的厂房,该罐头厂是“一五”期间广东省重点建设的大型企业之一。目前,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已经对外表示,局部拆除区域不涉及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

  • 中工时评:不能让企业家为“人渣”“陪靶”

    某企业董事长因为猥亵女童,私德败坏并违反法律,正被司法调查中。毋庸置疑,讨伐之,严惩之,是必须的,正当的,也是正义的。但与此同时,在一些媒体报道的标题或行文的表述中,出现了“企业家如何成为人渣”“企业家猥亵女童”等,颇有将“矛头”引向企业家群体的味道。

人物

  • 张富清的“富”与“清”

    追求精神富有、品格高洁的人生之境,并非一蹴而就,而要一生下足苦功夫老英雄张富清可谓名如其人。一个“富”字,一个“清”字,概括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高尚的品德。

  • 在奉献拼搏中成就人生价值

    胡馗的选择之所以被人们称赞,是因为他跳出了狭隘的功利性认识,而是从更为高远的人生价值层面去理解个人职业。他谨记要为家乡父老服务的初心,在学有所成之后即使能够获取更加优越的个人发展空间的情况下,却将更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考量的首位,毅然返回家乡为更需要他的地方和人民奉献自我。这种舍小我而为大我、为公义而弃私利的精神,已经在杜富国、张劼、黄文秀等当代优秀青年身上多次闪现。他们将个人理想深植于国家和人民的需求之中,用自我奉献成就了人生价值。

  • 马豹子的“致富魔法”和“扶贫魔术”

    全国人大代表、省劳动模范、“感动中原十大人物”马豹子,放弃年收入上千万元的魔术事业,回乡担任宝丰县大黄村党支部书记劳模出自平凡,然其身上往往有不平凡之处。马豹子即是如此。他所生活的宝丰,是中国杂技家协会命名、全国唯一的“中国魔术之乡”。

  • 新华网评:为实现脱贫梦书写无悔青春

    伴随脱贫攻坚号角的吹响,一股股青春的力量涌向大山、奔向村寨,他们大都是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85后”“90后”。在实现脱贫梦的奋斗征程上,在与村民们一起并肩战斗的日子里,他们用坚韧不拔的意志书写无悔青春,标注人生价值。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