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文物与公众的“超级链接”-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文体

建立文物与公众的“超级链接”

刘 阳
2019-03-19 09:44:13  来源:人民日报

  前几天的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建议,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最好的保护。针对我国文物修复保护人才匮乏的问题,有政协委员表示,将建设“文物医学院”,培养更多“文物医生”。代表委员们的建言献策,让更多人关注文物保护利用的话题。

  随着近年来文博事业发展带来的博物馆热,人们在领略文物之美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文物从被发掘到被修复,再到展现在公众面前的整个过程。不久前,一个以“修复文物,遇见文明”为主题的H5成了“爆款”。这一新媒体作品展现了三星堆出土的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陶三足炊器,以及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等3件代表性文物的修复过程。网友只要轻触手机屏幕,就可以“亲手”完成文物的修复工作,从而感受文物修复的独特魅力。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文物知识的普及获得了更多更新的渠道,创造了更加多样化的传播方式。2017年举行的国际建筑博览会上,人们欣赏到了敦煌莫高窟精美的洞窟壁画,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莫高窟的人流、壁画实时环境状况,也一同通过数字传输同步呈现;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乌镇国际互联网会展中心用三维高清采集、三维打印等技术,将临潼的兵马俑请到了乌镇,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它,还可以与它亲切握手。

  文物作为历史的物质遗存,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精神瑰宝。现在,人们通过互联网,用更多元的方式感知文物、与文物互动。2016年底,国家文物部门与中国移动、腾讯、百度、网易等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通过技术平台的引进,将智慧博物馆由理论推向实践。众多博物馆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与公众的“超级链接”,通过门户网站、手机APP、公众号等多种渠道,集中展示精美文物,讲好文物故事,不断创新文物传播方式。

  在文物传播领域,3D数字动画技术,VR、AR等技术的运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广泛、更多样、更迅捷地传播开来。“阳春白雪”的内容得以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人心,润泽千里。“修复文物,遇见文明”等文物主题文化产品,就是创新文物传播方式的典型案例,通过新的媒体样态将文物的前世今生进行了立体呈现,进而在历史的经纬上拓宽了人们对文物的认知。传奇的故事、生动的表达、多样化的参与方式,进一步激发起人们对文物的兴趣和保护文物的意识,也进一步增强了人们了解中国历史、中华文明的渴求,无声无息间,拉近了人们与文物、与历史、与传统的距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希望有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出现,让人们通过精妙的故事、立体的呈现、多元的互动,认识和了解更多的文物和文物故事,更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抱着女儿送外卖,无奈之余应有更多关怀

    近日,嘉兴外卖小哥李帮勇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拎着外卖在雨中奔波的画面,感动了无数网友。李帮勇是个单亲父亲看了报道,很难不同情李帮勇的个人处境。39岁的父亲,带着3岁女儿过日子,本身就非常不容易,加上生活无着

  • 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丨这里有个“救火队长”

    面对群众时,他侠骨柔肠洞悉冷暖;他就是河南省西华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王金磊。“权力一定要用在为群众办实事上。——这是王金磊的“权力观””这几年,一些私立幼儿园开展了校车接送服务,但接送学生的校车,大多是私家车,有的甚至是报废车辆,而且超员现象严重。

  • 女大学生抗癌漫画 画出了生命的坚韧

    “别人的诊断书上是霍奇金淋巴瘤,我的却是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我多么希望我能有个好身体。我病危了好几次女大学生的抗癌日记和抗癌漫画,不仅感动了与她同病相怜的病友,也感动了更多身体健康的普通网友。这个叫孙莹的漂亮女生

  • 绽放属于自己的芳华

    “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在“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现场,共和国首位女空降兵马旭的故事令人动容。“追求男女平等的事业是伟大的。纵观历史,没有妇女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解放和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强调。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