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融合中建设文化强省-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文体

在文化融合中建设文化强省

虞爱华
2018-12-25 09:36:08  来源: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能体现创新的工作,也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面对创新的时代潮流,一些国有文化企业融合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一开始“看不起”的不以为然,到“输不起”的悲观消沉,再到直面挑战“再奋起”的发力自强,融合之路愈走愈宽广、创新发展越干越有信心。实践证明,“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文化创新发展重在融合、难在融合、成在融合。安徽重点从四个方面推进融合发展。

  一是与新理念融合。创新理念上的差距是最大的差距,创新发展上的短板是最大的短板。文化融合首要是与新思想、新理念相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聚力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安徽文化企业有大也有小、文化产业规模不大也不小,去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4%、居中部地区第1位,新华发行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已经是第9次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今年起,我们不一味在体量上求大求全,重在质量上求好求新,全面启动实施了省属文化企业“瘦身强体”工程,做强文化主业,压缩无关辅业、淘汰僵尸企业,已关停并转20余家公司,缩减管理层级至3~4级,全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努力做到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二是与新技术融合。新技术是“双刃剑”,既可以摧枯拉朽颠覆传统,也可以点石成金创造奇迹,可谓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深刻变革,我们积极适应、主动运用。比如,加快推进艺术与技术“两术”融合,在全国首创“有戏安徽”专区,实现戏曲演出剧场、电视、网络、手机、广播“五位一体”传播。目前已直播45场,线上观看人数超过1100万人次,是线下剧场人数220多倍,成为利用现代技术推动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益探索,有效地留住老戏迷,吸引新粉丝。

  三是与新模式融合。文化融合不仅有新技术的倒逼,也有新模式的助力。实践证明,互联网时代,拥有胜人一筹的创新模式,丝毫不亚于创新技术带来的领先优势。我们顺应共享经济的发展趋势,推出全国首家共享书店,读者只需用手机扫码下载APP,注册并缴纳99元押金,就可以每次借2本图书,免费借阅10天,在新华书店拿书不要钱、多看还有奖,创新传统书店运营模式。目前在全国共开设了43家共享书店,首家共享书店日均客流比去年同期增长96%,书店营业收入上涨近20%,一度困难重重的实体书店,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四是与新机制融合。众所周知,抓融合发展,惰性是最大的隐患,人才是最大的资源。对此,我们从机制上开题破局、激发活力,在“三改”上下功夫:改革文化扶持政策,改变绩效考核方法,改进文艺评奖制度。各类文化强省资金由事前补变为事后奖、由补单位主体变为既补主体又补主创。对优秀文化人才既给经济待遇也给政治礼遇,全省共有53名一线文艺工作者当选省级及以上“两代表一委员”。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今年,我们开展“中国文艺名家看安徽”8个系列活动,邀请200多位全国知名摄影家、音乐家、作家、诗人、曲艺家、书法家、画家、编剧,先后到安徽深入生活、采风创作,同时,也为安徽相应艺术门类把脉会诊、点拨指导。

  文化融合潜力无限,创新发展前景灿烂。我们将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学习借鉴沪苏浙好做法好经验,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在主动中参与联动、在沟通中形成联通、在协调中达到协作、在自强中实现真强,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安徽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作者:虞爱华,系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改革先锋国企人②】城市集体企业改革的先行者步鑫生

    四十年春风化雨,九万里风鹏正举。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了为推动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100位“改革先锋”,其中至少有18位来自国有企业,习近平等领导同志为获改革先锋称号人员颁奖。

  • 注意从“后移的发际线”反思问题

    最近,一张85后民警的“发际线照”刷屏。这名叫王强的民警工作十年出头,发际线已经后移到了几乎头顶的位置,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不仅地方干部辛苦,很多部队基层干部同样如此。笔者随机采访了一个旅的机关干部,竟有八九名干部脱发,发际线后移并不鲜见。以至于一些干部自嘲,“躲过了突出的腰间盘却没有逃过后移的发际线”。

  • 40年,六个故事,正能量满满的大师力作

    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改革开放40年,人人都有讲不完的故事。今天,我们来看一位老师的40年总结。六个故事,正能量满满的,适合家人朋友共欣赏。妙语连珠落玉盘,潮语如星满天撒!

  • 郑举选:改革要奔着问题去

    外国人到义乌小商品市场参观购物18日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两位武汉人茅永红、郑举选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武汉“洋厂长”威尔纳·格里希获颁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茅永红是社区党建和治理创新的探索者,郑举选是小商品市场“汉正街”模式的主要开创者,格里希是武汉引进的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位“洋厂长”。他们都为改革开放作出了杰出贡献,获得殊荣,对武汉是鼓舞和激励。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