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做“中国好节目”离不开“最强大脑”
夏凡
//www.workercn.cn2017-01-25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新年将近,很多人已经开始了幸福的假期时光。翻书、煲剧、看电影、刷综艺,不亦乐乎。如果是看综艺,你更喜欢电视还是网络呢?报告显示,2016年网络综艺市场出现重大变化,不仅在数量上全面爆发,不少本土原创优质节目也快速崛起。

  《你正常吗?》《饭局的诱惑》《拜托了冰箱》《火星情报局》《奇葩说》……纷繁多样的网综内容,让观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从音乐类、演说类、喜剧类到情感类、美食类,电视上有的类型,网络综艺也几乎应有尽有。另一方面,这两年,网络综艺也不再只局限于小成本、低投入的“小打小闹”,越来越多电视人投入网综怀抱,投资猛增、质量升级,模式也越来越侧重“自我研发”,并涌现出《火星情报局》《奇葩说》等不少爆款。

  反观电视荧幕,能在众多节目中“出人头地”的基本还是舶来品。表面上,《极限挑战》《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爸爸去哪了》《最强大脑》等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片繁荣,但往后深究,它们都是海外节目的“翻版”,说白了,就是花大钱从国外买来的版权。

  为什么热衷于花大钱、买版权?因为短平快,与其承担昂贵的失败风险去搞研发,生产相似的产品要简单得多。毕竟国外成熟节目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直接“拿来”风险更低、可操作性更强,也因此,各地制作公司一掷千金、乐此不疲。

  应该说,我国电视工业起步本来就比较晚,引进、模仿、当学徒,这也是学习的必然过程。但当学徒要真“学”,让人担忧的是,当前很多综艺节目与其说是“引进”,倒不如说是“依赖”。似乎在很多人看来,“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但是原创这件事,真的靠钱就能解决吗?有业内人士直言,短短数年间,我们已经把外国积累了30年的节目模式一抢而空!买无可买,等到观众“审美疲劳”了,怎么办?

  近年来,海外“翻版”节目过多已经引起了广泛注意。去年,广电总局专门发布通知,要求卫视在黄金时段播出的引进版权节目一年不得超过两档、同一档节目原则上只准一年播出一季,把好时段留给原创,为原创节目提供更大舞台。

  文化艺术贵在创新,道理谁都懂,可是很多人在“近路”上走得不能自拔。好在与此同时,也有很多节目在自我研发的路上大胆探索,可谓难能可贵。比如《中国好歌曲》已经被英国一家著名电视台购买了其国际发行权和英国播出权,成为我国原创综艺成功输出欧洲的第一例;比如《中国成语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将成语、汉字等文化知识作为核心要素呈现,让观众眼前一亮;比如越来越多网络综艺也热衷于“研发”,为综艺市场打开了新天地……

  节目还是原创的好,综艺节目尤其如此。要做“中国好节目”,需要“最强大脑”,而当前最要紧的,就是“大脑”的创新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国文化资源丰富,一切皆有可能,不妨多多尝试探索。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