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作家的分别心
阿紫
//www.workercn.cn2016-06-24来源: 检察日报
分享到:更多

  草根文学群里常常争论一个粗俗的话题:“什么样的人,才配称为作家?”有些文人入了会,认为有证才是作家,代表官方认证;有的写手网络人气高,觉得粉丝多才有资格称“家”……原本以为这些幼稚的争论只存在于低端文人之间,想不到不久前,几位知名作家、评论家也正儿八经地讨论起了这个话题,在圈子里闹得沸沸扬扬。

  出过书和在纯文学杂志上发过文,哪个更有资格被称为“作家”呢?几位名家倾向于后者,因为现在只要肯花钱,人人都可以自费出书。即便有版税、销售良好,也只是说明迎合了市场,不能称“作家”,只能称为“知名写手”。而纯文学杂志的编辑们需要顾及杂志的脸面和名声,刊发文章一定会把好质量关,能在这些杂志发文,说明文字水平过关,才能算是作家。

  话说回来,纯文学杂志编辑要脸,出版社编辑难道就不要脸了?这逻辑真够奇葩的。纯文学杂志目前什么状况?内行人士心知肚明。不在少数的刊物发行量恐怕不到一千册,其中自费购买的读者还少之又少。不靠财政拨款输血,不知有几家还能存活?所谓“脸面和名声”难道就是孔乙己的“破长衫”?抑或是阿Q的“老子天下第一”?

  一味讨好讨巧,对于技巧过于重视,久而久之不太会说人话,继而远离普通人的生活,一些文人就是这样走向“作家”之路的。在小说和诗歌创作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追求人物众多、结构复杂,许多纯文学小说家都好这口——可能是受《红楼梦》的影响。然而过于追求形式,不注重本质,往往画虎类犬。讲究技巧变成了刷数据,就像做个300斤的月饼、500斤重的粽子,难道就能说这个月饼、粽子最好吃吗?至于诗歌,写得只有自己看得懂更是普遍现象;自己看得懂也就罢了,偏要追求“应者云集”……总之如今不少的小说、诗歌几乎成了最难常规出版的“品种”,成了自吹自擂的典型。

  作家应该是什么模样?最近看到一位旅加学者的文章,说他去安大略省小镇克林顿,拜访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原以为很容易找到,结果问了镇上许多人,竟然都不知道他们的邻居中竟然有这么一位大作家,最终也没拜访到。

  作品闻名于世,其作者却大隐于市,我以为作家就应该是这么个“形状”。我们有些作家恰恰相反,挂着“著名”的标签招摇于世,“研讨会”一个接一个,作品却不起眼。作家不同于娱乐明星,如果分别心太重,太注重名头,势必心态浮躁,怎能写出有感染力的作品!

  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相比,作家光环早已褪去。这并非外界的原因,而是缘于很多作家的不坚守,且良莠不齐之下的劣质作品泛滥。如果作为职业,未必就比挖掘机司机更受年轻人青睐。这种背景下如果还放不下虚名,非要争得面红耳赤,这等文人,哪里还能称得上作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