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刘 晓:擦亮文化南京“特色名片”
//www.workercn.cn2014-08-11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魏晋的人文气韵、六朝的名士风流、明清的科举典章……随着今天六朝博物馆和科举博物馆的建成开放,这些略带神秘感的历史章节都将向公众撩开面纱,在让市民游客实地体验、大开眼界的同时,也为历史文化厚重的南京新添一笔浓墨重彩的特色印记。

  无论是异彩纷呈的六朝时代,还是延续千年的科举兴衰,南京无疑都是其中“绕不过去”的节点和枢纽城市。前不久,笔者参观了浙江省博物馆古代陶瓷特展,本以为展品都是当地“自产自销”,可走到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越窑青瓷展区,看到这样一则标注:“东吴、东晋至宋、齐、梁、陈六朝均定都于建康(南京),当时建康城宫廷和民间所用陶瓷器物,多为江浙一代烧制”,看到眼前一件件造型别致、形态精美的瓷器,六朝时代南京城的富丽繁华、人文鼎盛立即让人浮想联翩。

  从墓葬石刻、柱础华表、宫殿遗址到文庙明楼、科场号舍、试卷典籍,南京拥有的六朝和科举文化“独家珍藏”不胜枚举,这也是城市独树一帜的文化标识。但须看到,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走出来、亮出来,和人亲近,融入生活,如果仅仅束之高阁、藏于地下,只能说是在“沉睡”。比如,六朝时期的南京城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和古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但是相对于古罗马城的遐迩闻名,知道六朝古都南京当年城市地位和影响力的人恐怕并不太多,不能不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看得见、摸得着的系统展现,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

  中国的城市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可以排一长串,但正因如此才更须自我审视,什么才是精华中的精华。西安把汉唐的大气表现得魅力十足、杭州把南宋的风雅描绘得淋漓尽致、北京把元明清三朝帝都的巍峨雄浑呈现得气势磅礴,就是湘西、皖南那些古村小镇,也无不在打造“特色名片”上做文章,有了特色,才有味道,才让人难忘。六朝博物馆和科举博物馆从开工建设到建成开放一直引来广泛关注,原因正是如此,公众期待的是通过博物馆打开一条“时光隧道”,让人们在此对话广袤历史,找寻城市记忆,领略和感受独具魅力的城市精神气质,真正把六朝文化、科举文化从沉睡中唤醒,成为古都南京又一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品牌。

  近年来,南京一直注重六朝、明代、民国等自身特色文化的保护发掘展示,新建了一批专题性、特色性的文博场馆。比如近期明城墙的全线开放、南京直立人化石博物馆的建成等,让一段段特色鲜明的“南京记忆”生动再现。应当说,打造特色文化名片既需抓好“题材”,更要讲好故事,在丰富藏品实物、丰富展陈形式之外,用现代人更加熟悉的方式,推动藏品与市民百姓尤其是年轻人的交互、沟通,不断进行功能的开发、延展、升级。期待着新建的“两博”在这方面带好头,让文博场馆建好更要用好,真正成为外地游客到此惊叹的“文化客厅”,市民百姓常来坐坐的“精神书房”。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