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仲呈祥: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www.workercn.cn2014-03-13来源: 文汇报
分享到:更多

    作为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民文艺,理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出独特的重要贡献

    每逢“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总少不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繁荣人民文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抓好夯实。作为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民文艺,理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出独特的重要贡献。

    唯票房唯收视率倾向不可取

    我们的文艺,源于人民,表现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因此,要做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就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包括创作导向、鉴赏导向和一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价值导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离不开文艺,文艺更离不开人民。人民文艺的出发点和落足点,都是为了人民。而真正践行,却非易事。

    譬如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渗透性强的大众艺术电影电视剧,重视票房和收视率是必要和有理的,但时下似乎过了“度”,出现了一种来势不小的唯票房唯收视率倾向。衡量一部电影的成败,就看票房高低;判定一部电视剧的价值,依据收视率统计,而且,不作科学的具体分析。

    拿电影票房来说,笔者上世纪80年代曾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知晓当时中国电影的年度观影总人次最高曾经达到293亿人次,是近两年的年度观影人次的近30倍。也就是说,论每年观赏电影的观众数量,现在不是上升,而是下滑了。再论观众的组成,当年如《人生》、《天云山传奇》、《人到中年》、《黑炮事件》等,观众蜂拥而至,涵盖了工农兵学商和知识分子、干部等老中青少各阶层各年龄段;而时下电影院线的观众,毋庸讳言,已主要集中在80后、90后面很窄的一个群体了。只不过,当年票价成人0.25元一张,学生0.1元一张,儿童0.05元一张;而如今,涨到数十元乃至上百元一张罢了!因此,仅津津乐道于“票房过200亿”是不能说明真正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电影为人民服务,电影为人民“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当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大的作为!电影如是,电视剧亦然。我们应当把满足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把适应需求与提高素养结合起来。

    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

    人民文艺要真正发挥“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的文化功能,就必须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鼓励创作出一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精品力作,切忌宣扬那种社会效益并不好而只是经济效益好的作品。

    前一阶段,如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电视剧《毛泽东》、《寻路》、《媳妇的美好日子》等优秀作品的公映播出和评介,就很好地发挥了“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但也有值得我们反思的个案,如不久前一部叫《小时代》的电影,因其票房高,报上便有文章鼓吹它是“‘小时代’反映了‘大意义’”,“90后的青年需要多创作这样的作品”。其实,这部电影宣扬了消费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文艺评论的批评。问题的严重在于,之后,报上又有文章为其张目,说:对一个拜金的人来说,让他看一百遍《焦裕禄》,他也不会艰苦奋斗;对一个不拜金的人来说,让他看一百遍《小时代》,他也不会去逛商店(大意如此)。这岂不完全抹杀了文艺的独特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和必备的教育功能了吗?

    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值得警惕

    人民文艺要切实发挥“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文化功能,还“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审美方式艺术地呈现“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就是成功的典范。但戏说历史、解构经典、颠覆传统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仍然值得警惕,春节期间的电影《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之所以被一些观众批评为“赢了票房,输了民心”,其失误正是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不敬畏和乱改写。众所周知,钱锺书先生高度评价这部批判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经典名著,甚至将其排在四大古典名著之首。可惜的是,吴承恩笔下孙悟空形象集中体现的这种“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批判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抗争精神,竟被电影中的牛魔王欲娶天庭神女的“神魔冲突”取代了,全片贯穿的是牛魔王与玉皇大帝的矛盾,孙悟空变成了玉皇大帝的“同伙”了,孙悟空形象蕴含的传统文化的“大道”和“美德”,都被解构了!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长思之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