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为培养中医药人才夯实基础-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科教

切实为培养中医药人才夯实基础

刘成友
2019-12-10 08:23:37  来源:人民日报

  提高中医药的社会认可度,科学有效地培养好中医药人才任重道远,应该立足发展规律和时代需要,从眼下抓起,从青少年抓起

  这几年,不少地方的中小学开设了中医药课程,学生们得以初步了解中医药知识、接触中医药文化。在上海,有3所中学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学校,校园有中医药文化展馆、长廊,并设置了有关读本、课程、专题讲座等,营造了浓厚的中医药学习氛围。可以说,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是普及中医药文化、培养潜在中医药人才的可行途径。

  早在30多年前,山东中医药大学就曾开设中医少年班,选拔14—16岁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就读。连续3年共招收了147名学生,他们先读3年预科,再读5年本科,如今大多数已成为相应领域的骨干。有关跟踪调查显示,少年班的培养方式是有效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有规律可循,不妨趁早。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当前,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大好时机,但人才培养并非一蹴而就。提高中医药的社会认可度,科学有效地培养好中医药人才任重道远,应立足发展规律和时代需要,从眼下抓起,从青少年抓起。

  一位中医教授深有体会地说,中医药人才培养,也是在年轻人中寻找“有缘人”的过程。前不久,在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的一个新生班级,笔者看到了学生们的期中作业。他们讲述了与中医的故事,有人因自己或家人看中医、吃中药而产生了兴趣,有人则受当中医的父辈影响而报考这一专业。无论哪种机缘,这些文字读来都让人欣慰。当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空间变大时,中医药的“有缘人”也在变多,从小让更多中小学生接触中医药文化知识,何尝不是一种教育熏陶。

  其实,培养中医药人才,既是学习知识技艺的过程,也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这离不开时间投入、定力锤炼。一些名中医回忆自己的学医经历,一个共同点就是从少年时期涉足、受家传氛围熏陶。中医药人才培养,历来强调“厚基础、重传承”,习诵经典、精通医理,都非一时一日之功;跟师临证、培养中医思维、提升技能,更需日积月累、习练揣摩。

  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成长路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制度保障、资源倾斜。比如,各类中医药院校应开门办学,让专业老师走进中小学和社区,开设第二课堂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又如,学校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和家长参观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开展观摩体验中草药种植活动,等等。强化互动交流,增强学习互鉴,让中医药教育资源更好普及开来,在全社会营造出重视中医药的良好氛围,就能在人们心中特别是青少年心中播下学习、继承、发扬中医药的种子,切实为培养中医药人才夯实基础。

  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大力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才能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谱写新的篇章。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坚决打赢根治欠薪攻坚战

    近日,全总下发《关于参与做好2019年度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的通知》,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向欠薪“顽疾”发起总攻,社会舆论对此给予高度赞誉。

  • 中工时评:着力把文化宫的“工”字招牌擦亮

    今天的工人日报一版头条报道,今年以来,山东工会实施工人文化宫3年集中整治和提档升级行动,成效明显。山东省总负责人表示,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坚决打赢工人文化宫集中整治提升工作攻坚战,努力打造职工精神文化新家园。

  • 中工时评:让宪法的阳光温暖更多人的心灵

    今天是第六个国家宪法日,同时我们也迎来了第二个“宪法宣传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宪法活动。各级工会也启动了“宪法进企业”活动。举国上下洋溢着“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的良好气氛。

  • 中工时评:服务再智能也得有“说话”的人

    日前,一篇针对某电信运营商服务热线“找个‘人’来说话有多难”的帖子,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不论是电话热线还是网上平台,消费者需要咨询和帮助乃至投诉建议时,难寻人工服务并不鲜见。一些服务商和相关平台使用机器人语音进行自动服务,美其名曰采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实则削减了人工服务的成本。

人物

  • 她的坚强是面镜子,照见一些人的懦弱

    “瓷娃娃”“袖珍姑娘”……这是磐安女孩曹丽珍与身俱来的标签。这个36岁、身高却只有75厘米的“袖珍姑娘”,在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后,最终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 李子柒为何能走红海外

    近日,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又引发了舆论广泛关注。一则因为她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贡献,荣膺由成都文旅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二则因为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海外圈粉无数,激起了许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甚至还引发了许多网友对文化输出的讨论。

  • 民警童德的微信头像很特别

    社区民警童德的微信头像,很是特别。除了一张工作照,还留有姓名、联系电话、地址,并配着一行双色标注的文字——“如果你需要办理户口、居住证,及调解家庭、邻里纠纷,请添加此微信号进行咨询和预约办理。”

  • “农民院士”,火热时代的精神坐标

    连日来,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光荣称号的朱有勇同志的先进事迹,在神州大地不胫而走,引起强烈反响。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