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测动真格,不能再说说而已-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科教

大学生体测动真格,不能再说说而已

熊丙奇
2018-12-21 09:25:48  来源:光明日报

  “学校必须作出改变,这次是动真格的了。”近日,安徽安庆师范大学出台规定,从2019年起,应届毕业生如果体测不合格,就不予颁发毕业证书。该校体育学院院长表示,以前学校对体测工作没有特别重视,导致代测现象严重,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因此不断下降。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其中规定“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制度,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这意味着,体测不达标的大学生将无法获得毕业证。然而,从过去几年的现实看,教育部来“狠”的,一些高校却没有来真的。

  事实上,在更早的2007年,教育部就要求把体测成绩与毕业挂钩,但大部分学校在执行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放即放”,与此同时,还存在请人代测的现象。

  而即便安徽这所高校宣布“这次是动真格了”,并自曝之前体测中存在的“代测”问题,还是有很多人怀疑,真会动真格吗?是不是又是说说而已。虽然大家都知道学生身体健康很重要,但一直以来高校对大学生的体测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体测存在走过场、应付的问题,导致都知道身体健康很重要,但落到实处却不重要。这一局面必须改变。

  之所以存在不认真对待体测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有的高校不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没有严把培养质量关。从根本上说,重视体育,就是重视人才培养,按道理,体育是大学必修课,必修课不合格,当然不应该毕业。但如果在其他必修课都存在“放水”的情况下,体测“放水”也就难以避免。二是相对于知识教育,我国大中小学对德育、体育、美育、劳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社会舆论可以接受数学不及格不能毕业,但对体育不及格不毕业还缺乏广泛共识。之前,清华大学规定,2017年起入学的新生在4年中要通过游泳测试才能毕业,也引起社会热议。

  今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把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其第一步就是要上好体育课,要像重视其他学科教育一样,重视体育教学。必须意识到,由于不重视体育教学,加之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运动、锻炼习惯,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下滑的趋势。

  当然,把体测与毕业挂钩的做法,还是考试的思路。这和把体育纳入中考一样,需要防止一种倾向。不能以为上体育课,就是根据体测项目组织学生跑、跳,以及一些同学为了体测达标,进行突击训练。这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体质以及培养体育运动兴趣,还会让同学认为体测是负担,而没有起到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目的。

  要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还需要深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就高校而言,也不妨多建立运动队和俱乐部,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一个或多个运动队、俱乐部,通过参加运动队、俱乐部的训练和比赛,由此培养体育技能和运动习惯。即学生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运动员。这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运动技能、习惯的教学方式,比上枯燥的体育课,或者安排学生进行统一的跑操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运动之美。当前,高校要打造“金课”、杜绝“水课”已成共识,打造体育教学的“金课”,也是应有之义。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40年,六个故事,正能量满满的大师力作

    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改革开放40年,人人都有讲不完的故事。今天,我们来看一位老师的40年总结。六个故事,正能量满满的,适合家人朋友共欣赏。妙语连珠落玉盘,潮语如星满天撒!

  • 郑举选:改革要奔着问题去

    外国人到义乌小商品市场参观购物18日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两位武汉人茅永红、郑举选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武汉“洋厂长”威尔纳·格里希获颁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茅永红是社区党建和治理创新的探索者,郑举选是小商品市场“汉正街”模式的主要开创者,格里希是武汉引进的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位“洋厂长”。他们都为改革开放作出了杰出贡献,获得殊荣,对武汉是鼓舞和激励。

  • 可怕的不是明星读书少 而是阅读被贬低

    马思纯爱不爱读张爱玲,读得对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的价值能不能得到充分的肯定。最近,女演员马思纯又“火”了一回。不过,这一回让她成为舆论焦点的,并非演艺新作,而是一件与“读书”有关的事——在抒发“读后感”时

  • 致敬先生,不负时代

    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日前揭晓,近代史学家章开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吴易风获得了这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奖。终身成就奖,是对一位学者治学为人的高度肯定,是对他们学术人生的致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奖项的背后,是漫长又寂寥的探求过程,是他们孜孜以求的身影和勇攀高峰的勇气。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