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大科学装置,人才待遇得跟上-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科教

用好大科学装置,人才待遇得跟上

何星辉
2018-11-02 08:43:49  来源:科技日报

  “建好仅仅是开始,用好才是关键。如果没有坚实的物质保障,FAST就难以凝聚一群心无旁骛为之工作的科研人员,如此,FAST也就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钢铁‘躯壳’。”

  “中国天眼”验收在即,可10万年薪却难觅驻地科研人员。此事经《科技日报》独家报道后,在网上炸开了锅。有“心疼科研人员”的网友表示,像“中国天眼”这种世界级的大科学装置,开出10万年薪太“寒碜”,难怪招不到科研人员。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薪资待遇,才匹配得上这样的大科学装置?

  10万年薪算不算少?根据贵州省人社厅发布的消息,2017年,该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2924元。而贵州统计局网站显示,2017年,该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1795元。即便FAST驻地远离城市喧嚣,条件艰苦,但这样的收入水准,在当地尚不算“寒碜”。况且,工作一定年限后,如顺利入编,薪资会随之“水涨船高”。再者,FAST所提供的,也远非一份养家糊口的薪资,对于真正有心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才俊而言,这个事业平台的成长空间显而易见。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在未来若干年内,FAST或将产生一批诺奖级别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参与其中何其之幸?

  但为什么公众会认为10万年薪太少?与北上广不断飙升的房价相比,与影视明星动辄数百上千万的出场费相比,与高科技企业抢人大战中的天价年薪相比,这些年,我国科研人员的收入多少有点“波澜不惊”。现实的差异,难免让人有落差感。声名在外的FAST,一个耗资12亿才建成的大科学装置,难道就提供不了更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吗?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疑问代表了公众善良的愿望和殷切的期待。

  诚然,唯有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才可能厚积薄发。但人类社会是以物质为基础的,说得浅显一点,谁都离不开吃喝拉撒、生老病死。特别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不能苛求科研人员像老一辈科学家那样,国家一声号召,便奋不顾身奔向远方。同时,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科研事业也不像过去那么囊中羞涩。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超1.76万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13%,再创历史新高。这说明,善待、厚待科研人员,我们有物质条件。

  事实上,对于大科学装置来说,“买得起马,配不起鞍”的状况由来已久。早在几年前,中科院院士崔向群就公开发出疑问,为啥国家花了这么多钱建设大科学装置,却没有配套的人员管理、薪资发放机制?建好仅仅是开始,用好才是关键。大科学装置能否发挥作用,最大的决定性因素还是人。像FAST这样的大科学装置,除了顶尖的科学家,更离不开一群维系其正常运营的科研“工匠”。如果没有坚实的物质保障,FAST就难以凝聚一群心无旁骛为之工作的科研人员,如此,FAST也就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钢铁“躯壳”。

  应当看到,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这些年大科学装置“重物轻人”的情况有所改善,但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科研人员的智力价值仍得不到足够的体现。这方面不妨学学国外,将大比例的人员经费纳入大科学装置的建设经费中,进一步优化人员经费投入机制,探索更为灵活的管理机制,为科研人员提供有尊严的薪酬待遇,彰显价值导向,从而激励更多人投入到科研创新中去,创造更多更大的社会价值。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保罗·艾伦为何广受美国科技界尊重

    10月15日,保罗·艾伦的家人在一份声明中证实,艾伦因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引起的并发症离世,享年65岁。一代技术天才、科技先驱就此告别这花花世界

  • 中工时评:十年磨剑,喜见服务型工会建设全面提速

    10月22日召开的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上,王沪宁同志代表党中央发表致词,突出强调了工会做好做实服务职工工作的重要性。

  • 中工时评:“智慧工会”融入“智慧社会”,值得期待!

    在过去5年里,全国各级工会依托依托“互联网+”建设“智慧工会”,以“一片心、一叠卡、一张网、一个家”为抓手,“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和工会工作、会员信息基础数据库不断健全。

  • 中工时评:理性看待“女排精神”

    刚刚落幕不久的女排世锦赛再次在中国大地掀起一股浓浓的排球热。虽然女排姑娘最终只获得第三名,没能实现一些媒体所津津乐道的“新三连冠”,但国人对郎平和国家女排大多宽容以待,而且普遍都认为,女排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中国女排半决赛对阵意大利队虽败犹荣,因为她们已经竭尽所能,充分发挥了女排固有的拼搏精神

人物

  • 一个纠结于“空想”和“成功学”的样本

    8月31日的《中国青年报》刊登了杨仁荣的自述——《为什么九年不回家》。他在自述中说,“我想成功。毕业后他的这篇自述,反映出他一直纠结在“空想”和“成功学”之中,对自我缺乏清晰的认识,也没有明确的学业或者职业发展目标。

  • 错不在“会”,错在会风

    2018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上,作为主持人的360副总裁兼首席安全官谭晓生不满被上一个环节拖堂这段颇具火药味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开后,可以说,所有当事方都受到了指责,360的这位副总裁不冷静、不理性

  • 他笔下的那个时代依然鲜活

    10月30日下午,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谈到金庸,人们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那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金庸创作的武侠小说

  • 更应该记住李咏的“非娱乐性”

    李咏走了,那个带给我们很多快乐的主持人李咏走了。10月29日上午,李咏的妻子哈文发文:在美国,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对于央视新闻的这个评价,如果李咏听闻,应会开怀大笑吧?在央视众多主持人中,李咏是一个负责快乐的人,他把太多的欢乐和笑声留给了舞台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