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多元化,科研才能“接地气”-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科教

评价多元化,科研才能“接地气”

眉间尺
2018-11-02 08:43:35  来源:科技日报

  “激发基层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热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过于单一、封闭的科研评价体制是主要障碍之一。这样会把基层科技工作者在实质上摒弃于科研之外,或者使科研事业变成‘个人爱好’。”

  10月27日,《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研不是“精英文化”,更不是少部分人的特权,而应该是大众化的。具体到医学领域,并不是只有教学医院的医生才同时兼顾教学、科研和临床,所有的医生都应该将三者结合在一起。

  确实,包括基层医生在内的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都肩负着科研的任务。对社会发展具有价值的科研课题,一般都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能切中人们生活最迫切的需求,而这些问题或需求又总是产生于人们生产生活实践之中。换言之,科研需要高精尖,也需要接地气。以医生为例,由于条件的限制,基层医生不一定都去做高精尖的研究,但可以对平时的医疗工作进行评估与评价。基层医院接触的初治患者更多,更容易发现疾病的早期表现;基层医生偏向于全科,更便于全面地了解病人的病情发展;有些城市比大都市有更强烈的“熟人社会”特征,更有利于追踪患者的病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而这些,显然都为基层医生的科研工作创造了条件。

  不过,激发基层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热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过于单一、封闭的科研评价体制是主要障碍之一,其弊端可概括为“两个凡是”,即凡是科研工作者都应该写论文、凡是论文都应该看影响因子。这样就会把基层科技工作者在实质上摒弃于科研之外,或者使科研事业变成“个人爱好”,无法与晋升、待遇以及职业成长挂钩,结果不但削弱我国科研队伍的整体实力,而且阻隔科研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之间的关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变这一状况,首先应从思想观念入手,承认科研具有多样化的存在形态。在实验室里做一次复杂的实验,是科研;在学术刊物上发一篇高精尖论文,也是科研;对工艺、流程、工具等的革新改良,同样是科研。与之相应的是多元化的科研评价标准。仍以基层医生为例,写出一篇高水平论文发表在《柳叶刀》这样的刊物,当然值得肯定;但如果坚持规范化撰写病历,注重医疗数据的积累,经常整理和总结,并将之用于提高医术,同样值得肯定。

  另外,还应搭建多层面的科研交流和传播平台。目前,互相阅看论文或者听取以论文为基础的报告,是科研活动中最主要的交流方式,而随着我国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推进,“唯论文”倾向的革除,病历、专利成果、科普文章等也必将频繁亮相于学术活动,这就要求专业期刊等学术媒体调整思路,为其留出版面。而这,显然又会倒逼屡遭诟病的“影响因子”更多地发挥正向作用,降低其对学术评价的负面影响,最终推动我国科研事业在回归初心中找到最本真的价值。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保罗·艾伦为何广受美国科技界尊重

    10月15日,保罗·艾伦的家人在一份声明中证实,艾伦因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引起的并发症离世,享年65岁。一代技术天才、科技先驱就此告别这花花世界

  • 中工时评:十年磨剑,喜见服务型工会建设全面提速

    10月22日召开的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上,王沪宁同志代表党中央发表致词,突出强调了工会做好做实服务职工工作的重要性。

  • 中工时评:“智慧工会”融入“智慧社会”,值得期待!

    在过去5年里,全国各级工会依托依托“互联网+”建设“智慧工会”,以“一片心、一叠卡、一张网、一个家”为抓手,“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和工会工作、会员信息基础数据库不断健全。

  • 中工时评:理性看待“女排精神”

    刚刚落幕不久的女排世锦赛再次在中国大地掀起一股浓浓的排球热。虽然女排姑娘最终只获得第三名,没能实现一些媒体所津津乐道的“新三连冠”,但国人对郎平和国家女排大多宽容以待,而且普遍都认为,女排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中国女排半决赛对阵意大利队虽败犹荣,因为她们已经竭尽所能,充分发挥了女排固有的拼搏精神

人物

  • 一个纠结于“空想”和“成功学”的样本

    8月31日的《中国青年报》刊登了杨仁荣的自述——《为什么九年不回家》。他在自述中说,“我想成功。毕业后他的这篇自述,反映出他一直纠结在“空想”和“成功学”之中,对自我缺乏清晰的认识,也没有明确的学业或者职业发展目标。

  • 错不在“会”,错在会风

    2018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上,作为主持人的360副总裁兼首席安全官谭晓生不满被上一个环节拖堂这段颇具火药味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开后,可以说,所有当事方都受到了指责,360的这位副总裁不冷静、不理性

  • 他笔下的那个时代依然鲜活

    10月30日下午,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谈到金庸,人们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那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金庸创作的武侠小说

  • 更应该记住李咏的“非娱乐性”

    李咏走了,那个带给我们很多快乐的主持人李咏走了。10月29日上午,李咏的妻子哈文发文:在美国,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对于央视新闻的这个评价,如果李咏听闻,应会开怀大笑吧?在央视众多主持人中,李咏是一个负责快乐的人,他把太多的欢乐和笑声留给了舞台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