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00后”大学生画像-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科教

为“00后”大学生画像

田丰
2018-09-27 09:59:32  来源:光明日报

  编者按:“00”后来了!随着又一学年的开始,年轻有活力的新一代登上舞台,站到聚光灯下。习惯用代际话语和标签视角来审视的这群年轻人,我们真的了解吗?新世纪以来的全新时代背景如何锻造他们的群体基因,“新青年+新时代”又将演绎出怎样的故事,带来哪些思考命题?为找到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本报特约多位学者进行解读,和读者一起走近“00”后,认识新青年。

  随着2018年的大学一年级新生走进校门,千禧一代的青少年开始大规模离开父母、走向独立。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00后”不仅可以购买到国外的商品,还可以借助互联网了解外部的世界,他们世界观的开放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能够吸纳丰富文化和知识。尤其是在中国国力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他们对发达国家不再是仰视,而是能够以一种平视的视角来形成自己的观点,也能够不卑不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可以说,他们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信,而这种自信恰恰是中国近代屈辱史之后、民族复兴所需要的。

  “00后”虽然不再需要追着西方先进科技文化“跟随跑”,但却担负着中华民族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跑”的任务,所幸他们有足够的资本。他们对新科技、新知识的接触和掌握已不亚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带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与外国的语言交流方面已不存在明显的障碍,甚至,他们比国外的孩子们更容易学习到先进技能,也更能够拥有开放的心怀,这些都是他们在未来竞逐中获胜的资本。

  中国经济发展所造就的优渥成长环境,还给“00后”大学生带来一种特别的机会:他们不需要再背负家庭压力,能够更多地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学习专业。众所周知,兴趣是深入探索和学习的第一驱动力,以往的大学生受制于各种条件常常无法按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而“00后”大学生的选择余地多了很多,不但可以报考时有多种选择,进入学校之后也有调换专业的可能。从成就动机来看,显然为了兴趣而学,比为了家庭而学、为了前途而学、为了上大学而学,能够更好地提升“00后”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自我驱动力。

  当然,按照兴趣来学习也体现出“00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通常,人们认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会与学校以往强调的集体主义相违背,但事实上,缺乏自我意识的学生会缺少自我认同,也难以真正形成集体认同感,只有在能够清晰认识自己的前提下,才会更好地顾及他人和集体,也才会有真正的爱国情怀和集体意识。而强烈的自我意识会让“00后”勇于表达和坚持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帮助他们进行个性化的人生路径选择。

  活出不一样的精彩,是“0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的结果,他们从小就跟随着世界潮流接触了多样化的文化,在多元化的同时,也会更加宽容地看待他人的世界。兼容性强,或许将成为“00后”大学生的特点之一,而如何顺利开展社会交往,也将对这些既强调自我,又有兼容性的青年人形成一个挑战。

  没人能够准确预测00后大学生的轨迹,他们还需要更多知识教育、生活阅历来一点一滴的填绘人生的画卷。但千禧一代的大学生们的历史使命是沉甸甸的,中美贸易摩擦展示了我们所面临的复杂外部环境、民族复兴道路上的挑战、以及中西方文明的冲撞。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他们不仅要活出自我、活出精彩,也要带着自信,在历史公转中找到自传的轨迹。

  (作者:田丰,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数一亿粒米”现象并非个案

    小学阶段的学生,归根结底还是孩子,通过学校教育,孩子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基本的辨识能力和生活能力,最终具备能够进行下一阶段初中学习的学习能力

  • 中工时评:95后新员工缘何爱跳槽

    到今年秋天,第一批步入社会的95后大学生,工作正好满一年。但是,与他们的前辈相比,90后的跳槽更加频繁,短短一年时间里,许多人已经开始做第二份甚至第三份工作了。

  • 中工时评:中非合作:让历史告诉未来

    一边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边是拥有世界最多发展中国家的大洲。金秋九月双方在北京的一次次“握手”,再次唤醒了两块大陆有关友情的温暖回忆

  • 中工时评:重信务实成就中非友谊

     在9月3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指引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人物

  • 李德威生前身后巨大反差 是什么击中了大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德威去世近半月,有关他的舆论热潮一直高涨。几天前,他的同事、中国地大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处罗林波发表署名文章《李德威教授生前无名,死时信息爆炸,只因身上有种时代奇缺的东西》,再度刷屏。——诚如斯言,李德威生前身后声名的巨大反差,值得观察。

  • 高铁院士王梦恕走了

    王梦恕的人生成长与中国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密不可分。他1956年考入唐山铁道学院,1964年从该院桥隧系隧道工程专业毕业1965年,北京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27岁的技术员王梦恕纠正了隧道内净空确定未考虑施工误差、贯通误差的重大设计失误。

  • 直面残缺的人生

    朱鹏3岁户外活动时不慎触及高压电线双臂被截肢。出医院第二个月,被父亲狠心逼着每天用脚训练写字,并逐渐学会了用脚打理生活上的一切。读者自会通过合理想象来填充朱鹏生活的细节。一个主要肢体残缺的人要过上“正常”生活,必定要在其他方面非同寻常。

  • 高铁“座霸”再现 罚则明晰才能根治

    19日上午,永州—深圳北G6078列车上,一位女乘客再现霸座行为。据了解,这名女乘客车票标注的座位是靠过道上个月高铁“霸座男”曝光后,不少人或许都认为网络曝光、舆论谴责加上后续的失信惩戒,会让后来者引以为鉴。但不到一个月,女版“座霸”又再次出现,无疑大大超出了人们的常识预期。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