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师严管学生没有后顾之忧-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科教

让老师严管学生没有后顾之忧

蒋理
2018-09-14 11:16:19  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7.9%的受访者支持教师用适当的方式管学生,私下批评、适度当众批评和通知家长是受访者接受度较高的老师管学生的方式。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73.6%的受访者是中小学生家长,26.4%的受访者是其他人;受访者中一线城市居民占29.9%,二线城市居民占43.8%。

  八成受访者支持教师用适当方式管学生,能给教师增加管学生的“底气”吗?我看很难。这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何为“适当”,谁来判断适当不适当?其二,八成受访者(以家长为主)赞成,可还有两成受访者就连用合适的方式管学生都不赞成。而从近年来因老师管学生引发的家校冲突看,恰恰是少数家长胡搅蛮缠,教育部门和学校为息事宁人而对教师进行处罚,才导致教师不敢、也不愿意管学生。怎么让这两成的家长接受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是落实教师对学生的适当批评权、管理权的关键。

  教师有教育自主权,这就包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但是,越来越多的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的违规行为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原因在于,对于教师批评学生,有家长将其视为挖苦讽刺学生,进而质疑教师违反师德,向教育部门、学校举报。而有的教育部门、学校,把有无家长举报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之一,不管举报是否属实,只要有举报,就是教师的问题,教师当然就不愿意惹麻烦。另外,学生因被教师批评而走极端的个案屡有发生,虽然调查显示,教师的批评没有出格之处,只是指出学生的问题,可是,舆论和家长都会把责任推给教师,这也导致教师压力巨大。

  教师有权对学生进行批评、惩戒教育,但是不能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这是基本教学常识。但是,批评、惩戒教育和体罚、变相体罚往往混为一谈。因此,何为适度,就需要明确界定,适合的办法是,学校在制订校规时,应该充分听取教师和家长的意见,明确学生的哪些行为是违反课堂教学秩序、违反学校校园管理规定、违反国家法律的行为,以及应该受到的处罚。

  目前,很多学校的校规是学校单方面制订,并没有听取家长意见,因此,有的家长对校规并不认同,连教师采取合适方式管学生也反对的那部分家长,很多是对校规本来就不满的家长,因为学校认为的合适,他们不一定认为合适。要让这部分家长接受校规,只有采取民主管理方式,只要校规得到大多数家长赞成,那所有家长都必须接受、遵守。

  而对于学生不同的违规行为,教师的处理权限和方式应是不同的。对于课堂上违反课堂秩序的行为,教师有权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教师应有充分的处理权,否则就难以维护教学秩序。而学校和教育部门必须维护教师的权利。对于学生违反校园管理规定的行为,这不应该由任课教师、班主任来处理,而应该由学生事务中心处理,因为这属于校园公共问题,如果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处理,就可能把本属于公共事务的处理,演变为教师与学生的个体恩怨。只有由学生事务中心对学生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才能依法执行校规,并给学生有效的规则、法制教育。学生事务中心类似于校园法庭,可由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专业人士代表共同组成。

  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需要防微杜渐,及时加以引导。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近年来日益严重,国家也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并进行治理,而要起到治理效果,必须解决学校的日常管理问题。让教师能做一名严师,在教育职权范畴内能更好地教育管理学生,必须让他们清晰知道合适批评的尺度,以及无适度批评的后顾之忧。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95后新员工缘何爱跳槽

    到今年秋天,第一批步入社会的95后大学生,工作正好满一年。但是,与他们的前辈相比,90后的跳槽更加频繁,短短一年时间里,许多人已经开始做第二份甚至第三份工作了。

  • 中工时评:中非合作:让历史告诉未来

    一边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边是拥有世界最多发展中国家的大洲。金秋九月双方在北京的一次次“握手”,再次唤醒了两块大陆有关友情的温暖回忆

  • 中工时评:重信务实成就中非友谊

     在9月3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指引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 中工时评:“刷亮”凡人善举,传递人间善意

    据媒体报道,近日“阿里正能量”项目研究报告发布,该公益项目自2013年7月正式启动以来,坚持每周对发生在全国各地的正能量事件进行推送、传播和评选,并颁发正能量奖金,5年来该项目获奖者已达5000多人。

人物

  • 坚守心中的“开山岛”

    心在哪里安放,人生之树就会在哪里生根。王继才第一次登上开山岛时,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名人”。他之所以能在贫瘠的小岛写下人生的华章岛,在他们的脚下,也在你我的心中。对国土的热爱,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一种情愫;对国家的热爱,是滋养我们精神的一种养分。

  • 青年工匠慢下来

    给核反应堆部件焊接的85后焊工钟华伟进步很快,28岁就拿下了高级技师,要知道,很多老师傅到退休都不一定能获得这一职业资格。钟华伟解释,这是各种大赛给了他快速成长的机会。其他师傅会一两种焊接方法,他比较全面,一共会4种。作为东方电气集团的员工,他说日常工作包括给核反应堆的部件做焊接。

  • 【民族团结一家亲】故土里“长出”的亲情

      今年50岁的马存禄是宁夏四丰绿源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大伙儿眼中“没有血缘的亲人”。经商多年,从白手起家创业到执掌一方企业,支撑他一路前行的是当初那颗想要帮助别人的心。

  • 妻儿眼中的王继才:一生要干两件事,一件实现了一件失约了

      王仕花:王继才说,他一生要干两件事,要守一辈子岛,要把我当个宝,捧在手心里直到80岁,他实现了前一个诺言,可是对我失约了……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