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人才称号如何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
冰启
//www.workercn.cn2018-07-05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使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不将论文、外语、专利、计算机水平作为应用型人才、基层一线人才职称评审的限制性条件……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提出多项具体举措,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

  人才评价要克服唯论文、唯学历、唯资历等固化机制,已经提了很多年了。可以说,我国科学界、教育界以及整个社会,都已经形成要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倾向的共识,但是,从共识走向实践,却存在现实的阻力。因此,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关键在于要破除既得利益的阻力,切实建立新的人才评价体系。

  此次颁布的《意见》要求,要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不把人才荣誉性称号作为承担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励、职称评定、岗位聘用、薪酬待遇确定的限制性条件。要建立人才项目申报查重及处理机制,防止人才申报违规行为,避免多个类似人才项目同时支持同一人才。如果落实《意见》,这对有人才荣誉称号的“杰出人才”来说意味着,首先,不能再以人才称号,去享有学术特权、学术利益;其次,不可能一个人占有大量的学术项目、学术资源,也不能再以人才称号获得当然的高薪。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大多是有各种人才称号者,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千人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等。本来,这些人才称号,有的是纯学术性、荣誉性的,如院士,有的是为开展学术研究而开展的人才计划和学术项目,但在具体实践中,入选人才计划、获得科研项目,就变为了研究人员的身份、荣誉。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为了资助研究人员开展研究的,可获得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后,人才就有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身份,哪怕项目已经结束,或者项目完成情况不好,这个身份却一直跟着学者,这显然是学术评价的异化。

  但要让这些人才称号回归纯学术性、荣誉性,推动改革者,正是有人才称号的。从集体角度,这些人才可能并不愿意推进改革,因为人才称号利益化,与当前对高校、科研机构的评价,重视论文、课题、经费、获奖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之所以会给入选计划、获得项目的人才,按计划、项目“行赏”,是因为这是学校的政绩。因此,必须改革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评价体系,不能再用论文、课题、经费来评价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业绩,要进行专业评价,引入国际评价。《意见》在谈到对机构的评估时,明确指出要推进国际评价。

  而从个体角度看,人才称号去利益化,是对有人才称号的既得利益群体“开刀”,要推进这一改革,全体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都需要参与到改革中来,包括参与确定改革方案,监督改革方案落地。目前的问题是,普通教师、研究人员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改革中处于比较消极的状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改革主要由行政主导,因此,很难触动既得利益。这一局面必须改变,这需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和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人才管理与评价作用,让高校和科研机构回归教育和学术,人才称号也就会回归学术性、荣誉性。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