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量子计算远没到可收割的时候
袁岚峰
//www.workercn.cn2017-11-05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到:更多

  随着量子信息科技的发展,公众对这个领域的关注与日俱增。近来更有网络文章认为:“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将不断迭代出更高级的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人类在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面前,就可能像蚂蚁面对人类一样无力和脆弱。”

  如何看待这类文章?正确的态度是:量子计算确实很重要,但在引申它的意义之前,应该先搞清楚它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

  在传统的信息科学中,基本单元叫做“比特”,即一个体系有且仅有两个状态。我们现在用的计算机、手机等等,内部都是大量的比特,即大量的两状态系统。而在量子力学中,有一条原理叫做“叠加原理”,它说的是:如果有两个状态是一个体系可以处于的状态,那么这两个状态的任意“线性叠加”也是这个体系可以处于的状态,这样的体系称为“量子比特”。两个状态的线性叠加有无穷多个,因此一个量子比特就是一个有无穷多个状态的体系。打个比方,传统的比特相当于“开关”,只有开和关两个状态,而量子比特相当于“旋钮”,是连续可调的,有无穷多个状态。显然,旋钮包含的信息量比开关大得多。用这样的量子比特组合成量子计算机,它肯定可以做到所有的传统计算机能做到的事,还有可能做到一些传统的计算机做不到的事。这些传统计算机做不到的事,就是量子计算机的价值所在。

  目前大家认为的量子计算机做到的超过传统计算机的事,都是在实践意义上,即传统计算机没有发现快速的算法,而量子计算机发现了。

  但是,但是,对这些问题将来会不会发现快速的传统算法?谁也不知道。所以,这类成果的数学基础还不够牢靠。

  在这些前提下,我们可以明白一个要点:量子计算机也是需要算法的,而算法与问题有关。因此,量子计算机并不是对什么问题都比传统计算机快,而是只对一些特定的问题比传统计算机快。对特定的问题设计出快速的量子算法,是一件非常需要创造力的事,发明出这些算法的科学家都受到了很高的崇敬。

  因数分解是量子计算机威力的一个最显著的例子。不过,目前这只在理论层面成立。迄今为止在实验上用量子算法分解的最大的数是一个六位数,291,311 = 523×557,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杜江峰院士和彭新华教授等人在2017年实现的。这离分解上千位的数,还有很远的距离。

  而网文中提到的50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等等,都是很好的学术成果,但这些离解决文中提到的金融、汽车、半导体、化工等行业的实际问题还差得很远。奇点云云,更是纯属脑洞。

  不过,这是不是说量子计算不值得重视,甚至是个骗局呢?当然不是。

  我们重视量子计算,是因为它的潜力,而不是它的现状。它确实有革命性的潜力,只是还需要艰苦的努力,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已经处在商业盈利的边缘,等着大家一哄而上。

  关于量子计算的远景,我觉得比尔·盖茨的格言很有启发性:“我们总是高估未来两年的变化,而低估未来十年的变化。”

  如果你问我:量子计算属于一种爆炸式科技进步吗?会持续不断加速度爆炸吗?

  回答是:它如果成功了,即造出了超越传统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效果就是爆炸式的。但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间能成功,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成功。这跟社交媒体、网购等产业不一样,那些是原理早已清晰了,一切技术条件都可以实现,所以一定会爆炸式发展。而量子计算,还远远不到收割的时候。

  因此,我建议大家对量子计算采取这样的态度:积极关注;冷静分析;以及作为基础的,认真学习。(作者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副研究员,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