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教育交流须精准助力“一带一路”
梁海明 冯达旋
//www.workercn.cn2017-11-17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到:更多

  如何促使更多国家更积极响应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建议,可通过为优秀的沿线国家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来助力这一目标。

  据统计,2015年有将近40万的留学生在800多所中国高校学习,比2014年增长了5%,尤其令人兴奋的是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少高校还为沿线国家的留学生设置了专门奖学金,以此吸引更多生源。然而,笔者也发现了几个挑战:

  第一,鉴于各种原因,部分高校为吸引更多沿线国家学生前来就读,往往会降低招生标准。这种“只求人非求才”的做法,一方面会让各国学生错误以为,成绩好的学生都去了欧美,成绩一般或者不好的才去中国读书。这种错误想法一旦成形,将造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另一方面,这也无助于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和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

  第二,不少高校给予来华就读的沿线国家学生“超国民教育”,如这些留学生的住宿条件较中国学生要好且分开居住,以及享受“小班授课教育”,较少与中国学生共同上课,导致来华留学的沿线国家学生在高校犹如独立团体。此举一方面不能让沿线国家的留学生与中国学生更好地接触、交流,进而了解中国;另一方面也让在校中国学生容易对留学生产生反感情绪,甚至导致隔膜。这有违“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民心相通”的初衷,也不利于我们招收更多沿线国家学生的计划。

  第三,不少高校为沿线国家学生提供的教育,没有太多针对性。由于课程的设计、教育资源限制等问题,来华留学的沿线国家学生普遍攻读的学科集中在对外汉语、中医、历史等“老三样”学科,较少就读经济、管理、金融、文创产业、创新科技、生物、环保等代表我国发展潮流和国际最新技术发展趋势的学科。这不但未能令沿线国家的留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可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雄厚实力,也未能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通才。

  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我国高校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应设置更高门槛,实施较为严格的入学条件,在招生上贵精不贵多。美国以其教育体系来吸引和培养全世界最好的学生,成就了如今的地位,这深值我们参考。

  第二,我国高校应调整面向沿线国家学生的课程。“一带一路”建设不仅需要我国高校培养懂汉语、历史、文学的沿线国家人才,也需要培养兼具中国和国际视野,懂金融、法律、贸易、创新科技的人才。

  第三,我国高校需要树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即从沿线国家留学生入学的那一刻起,他应和所有中国本土学生一样,享有同等权利,同住、同吃,一同学习。

  做好以上几点,将为我国、为沿线国家甚至是为全球各国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作出贡献,进而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为全人类带来幸福和发展的最终目标。(梁海明、冯达旋,作者分别是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和高级顾问)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