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优化教育投入结构需继续发力
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www.workercn.cn2017-10-27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应该首先保障公共基础教育,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则应该鼓励学校向社会开放办学,增强学校向社会获得办学经费的能力。财政性教育经费如果过多投向高等教育,将影响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保障,最终也会影响高等教育的办学活力。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近日发布了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1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1396.25亿元,首次超过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4%,占GDP比例为4.22%,这是自2012年首次超过4%以来,连续五年保持在4%以上。全国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187755.21亿元的比例为14.75%,比上年的14.70%增加了0.05个百分点。

  这次发布的统计公告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持续保持在GDP4%的水平,颇为引人注目,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生均教育事业经费增幅与生均公用经费增幅。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增幅分别为:8.14%、10.83%、13.81%、11.56%、3.33%;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增幅分别为:7.25%、5.98%、9.41%、9.93%、-2.57%。

  从这两组数据不难发现,高等教育的生均教育事业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增幅都是所有教育中最小的,而且高等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增幅还是负数。这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或许不是什么好消息,却是国家履行教育投入责任做出的积极转变。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应该首先保障公共基础教育,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促进公平、补齐“短板”,高等教育则应该鼓励学校向社会开放办学,增强学校向社会获得办学经费的能力。财政性教育经费如果过多投向高等教育,将影响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保障,客观上会让高等学校更多依赖财政性拨款,而不是积极开拓办学资源渠道,将影响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保障。

  过去较长一段时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到2012年才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达GDP的4%的目标;二是教育经费倾向于向高等教育,以及非义务的高中教育投入,义务教育经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三是教育经费倾向于向城镇学校、重点学校集中,导致义务教育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均衡。这导致我国基础教育存在两大“短板”,一是学前教育“短板”,2010年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仅为56.6%;二是农村教育“短板”,农村教育是我国整体基础教育最薄弱的环节。

  上述情况,与政府部门发展教育的观念有关,尤其在教育资源不足时,政府部门希望集中优质资源打造教育政绩,因此在能凸显教育成果的方面加大投入,多做“锦上添花”之事。然而,从政府发展教育的职责看,应该更重视基础教育,做“雪中送炭”、“补短板”的事。

  近年来,政府部门的教育投入理念正在发生转变,坚持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坚持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倾斜,坚持向乡村教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据统计,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已经做到一半以上用于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95%来自财政性经费,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52%用于义务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中西部地区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最大,财政保障程度最高。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针对教育“短板”,下决心啃硬骨头,需要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并优化投入结构。以学前教育为例,如果没有政府加大财政性教育投入,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不可能在2016年达到77.4%,这相比2010年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