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校园贷改头换面还顶风作案为何不能一禁了之
朱达志
//www.workercn.cn2017-07-18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资本原本就是“贪婪”甚至“贪得无厌”的,关键是如何给它设置一个不可逾越的底线,令其不至于对当事人造成伤害。

  6月下旬,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并明确退出时间表。然而,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虽然很多家网贷平台已经暂停面向大学生的贷款服务,但仍有网贷平台“顶风作案”,推行针对18岁以上成人的贷款;而另一些网贷平台则改头换面跟商家合作,将现金贷款业务转换为分期消费业务,继续为大学生提供消费信贷服务。专家表示,这种贷款形式仍然属于“校园贷”,应当被禁止。

  一段时间以来,因“校园贷”而逼死人的消息不断传出,民间舆论和一些学者持续呼吁有关部门叫停“校园贷”。“校园贷”成为众矢之的。三部委联合发文“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但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了通知中的“暂停”二字。为什么是“暂停”,而非“停止”甚至“取缔”之类更加严厉、严格的举措呢?

  “校园贷”只是个形象的说法,民间用它来指代那些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网贷业务。如今已是互联网金融时代,哪里还有一堵有形无形的围墙能把校内校外截然分开?文件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但是这块业务没法真正禁止得了的,毕竟有需求(一定程度上说还是刚需),而有需求就一定有市场。国有大银行不屑或无暇承揽的业务,必然会有形形色色的小公司趁虚而入;你要它暂停,它就改头换面跟你打游击。

  此前就有报道披露,办理“校园贷”的手续非常简单,只需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过审后就能提款。虽然说,18周岁及以上的在校大学生业已成年,他们在法律上被认定拥有完全的行为能力,理应为自己的自主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包括贷款和分期消费。也因此,法规也不好斩钉截铁地禁止“校园贷”,而只能说暂停。在校大学生仍然属于尚无收入的人群,涉及贷款这样的民商事行为,还是多设置一些风险关口为好。比如,给大学生贷款,需要家长具名同意并担保。

  问题是,那些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平台非常清楚,一旦增加父母同意这一关,恐怕八成生意做不成。于是,几乎所有的“校园贷”业务手续,就都变得那么简单了。这不能怪放贷者“贪婪”“无良”“没有社会责任”,资本原本就是“贪婪”甚至“贪得无厌”的,关键是如何给它设置一个不可逾越的底线,令其不至于对当事人造成伤害。

  显然,那些急于占领市场、扩大规模、最大限度赚取利润的放贷公司,其“简化手续”“方便同学”的目的,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政府有关部门当然不能听之任之。也因此,三部委要暂停针对大学生的网贷业务。这当然是完全正确的举措。

  问题是,“暂停”以后怎么办。是因噎废食、一禁了之,还是因势利导、合理规范、科学管理、严格执法,在堵死漏洞、把控好风险关口后,适时恢复正常的校园网贷业务?不用说,正确的答案只能是后者。也只有后者才能从根本上破解“校园贷”的问题,在维护好正常金融秩序的前提下,满足供需双方的合法需求。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