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出题乱象说明 无心“选人用人”
杨玉龙
//www.workercn.cn2017-05-27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连日来,“洛阳市直和县区事业单位招考笔试疑遭泄题”事件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经调查,虽然没有泄题,却是出题方“懒”得出新题,照搬了一些单位往年招聘时的旧题,从而让培训机构“撞上大运”。(5月26日《工人日报》)

  本来挺严肃的事业单位招考,却被一家教育培训机构考前刷题竟命中了75道公共基础知识题中的70道,让人大跌眼镜。尽管公安机关最终的调查结果显示,未发现组织方、命题方与涉事培训机构有直接联系,此次考试不存在组织考试作弊行为,但这背后的考试组织者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的确,考题大面积重复,最终的根由在于“洛阳市人事考试中心委托第三方机构出题时参照的2016年6月焦作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题”,看似是“出题机构”的责任,“不灵活”、“投机取巧”所致,但从根本上而言,是作为考试组织方并没有把招聘人才的事儿当事儿。

  不成功的考试,必然选拔不到真正的人才,更会有可能让投机取巧者蒙混过关。因此,在出题上更应该细而又细,在程序上更该严而又严,避免漏洞的出现。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各地事业单位考试题目“翻来覆去”“东拼西凑”现象越来越多,折射的是组织方、命题方偷懒和不负责任,归根结底就是“懒政”纵容了出题乱象。

  而如此的照搬照抄的考题除了不严肃外,更可怕的是对考试者带来的“负面向导”,而这又未尝不是一堂活生生的“入职课”。会使考生认为,在本该严肃的考试上,也可以投机取巧,在工作中未尝没有捷径可走。考题的不负责任是对考生的不负责任,一旦不负责任的精神灌输到考生的头脑中,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而言必定是有弊无利。

  因此,作为检验考生真实水平、关系考生人生机会的考题,科学性、严密性永远是第一位的。这就需要考试组织方切实履好职,即便委托第三方命题,也不应“大放羊”。尤其是公职类考试,不仅关系着考生的人生命运,更关乎着国家事业的发展,又岂能儿戏对待。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相关部门应有所警醒,更应有所行动。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