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美国“撤点并校”得与失
杨海云
//www.workercn.cn2016-07-06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乡村由于人口分散,中小学教育比城市难办,即使在教育相对发达的美国,也不例外。

  美国幅员辽阔,人口居住相对分散,乡村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2%.全美一半以上的学区和三分之一的公立学校位于乡村,有1200万名中小学生就读,占全美公立学校学生总人数的24%.

  教育城乡差距问题同样困扰着美国。与城市学校相比,乡村学校普遍存在家庭贫困率高、教育投资不足、学生交通成本高、师资匮乏、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乡村地区高中毕业生继续上大学的比例低于全美平均水平,其中,偏远乡村的教育水平滞后最严重。

  美国乡村教育改革,也有一个撤点并校问题。美国的并校(合并学区或者学校)过程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沿革,其思路源于19世纪工业时代催生的“规模经济”原理,即通过扩大学校规模来降低办学成本。美国乡村并校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随后几十年里快速发展。在1939~1940学年,全美有11.7万个学区提供中小学教育,到2006~2007学年降至1.4万个,同期公立学校的数量也大幅减少。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美国并校进展最快的时期,一个个小学区和小学校被相继关闭。并校的益处显而易见,可以根据年级分班,配备专门科目的老师,教学管理更加专业,并且有更好的校舍和免费校车接送。在那以后,美国并校的速度放缓但从未停止,迄今仍有一些州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并校。

  当前,“规模经济”和国家教育目标是不少美国人推动并校的主要依据。他们认为,教育应培养有助于美国在全球经济中保持竞争力的劳动者,“大而全”的学校自然是一个合理选择。然而,并校目前在美国社会引起不小的争议,在一些地方甚至遭遇很大阻力。对于支持者提出的并校可以提高财政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教学质量的观点,不少人表示质疑,他们同时批评大学校更强调标准化课程、特定教学方式和狭窄的评估内容,带来了教学环境不够人性化、官僚主义加重、学生参与度下降等弊端,而且学校越大这些问题越明显。

  部分学生表示,并校后感觉受关注度下降、往返学校的乘车时间延长、参加辅导班和课外活动减少,一些家长则抱怨对学校管理和学生教育的参与度下降。不少人认为,乡村学校与当地社区有着传统的依存关系,孩子的健康发展也与社区的完善紧密相连,并校则切断了这种联系。同时,乡村学校究竟应当为城市还是为乡村培养人才,应如何在当地社区建设上发挥更大作用?这些也都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有专家指出,美国一个世纪以来的并校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今后应更加审慎,学区和学校规模过大反而会带来“规模不经济”,小的学区和学校可能更适合乡村贫困地区。并校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各州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强制方式,应利用技术等创新手段并制定科学的教育战略,同时积极探索其他合作和共享方式,更好利用当地的人才和资源。

  作为“美国教育版图中越来越重要和复杂的一部分”,不少人呼吁,乡村教育应成为美国学校改革的下一个前沿领域,全社会需共同努力,使乡村儿童获得与城市儿童同样且平等的成功机会。

  乡村教育状况应如何改善?美国教育人士提出了不少建议。他们认为,联邦和州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学校的拨款,缩小城乡差距。政府应在对学区的财政预算和拨款方面实施改革,将每个学区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人数纳入考量,并且使大小学区的预算和拨款尽量公平。

  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网络教育。2013年6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推出ConnectED计划,目标是在2018年前让99%的美国中小学生能用上高速宽带和无线网络。该计划额外拨出1000万美元专款用于乡村远程教学,以帮助乡村学生实现网上学习。网络教育能丰富乡村学生的学习资源,还可以对师资进行远程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

  此外,还有人提议在乡村推动特许学校的发展。特许学校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可以依据其特殊的教学目标在课程设置、教职人员管理、预算来源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不少特许学校在城市低收入家庭、少数族裔和其他高风险学生的教育上取得显著成效。然而,乡村办特许学校同样面临着资金、人才、交通和设施等困难。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