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切忌为“标新”而“立异”
王凯
//www.workercn.cn2016-05-04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学生核心素养植根于国家、地区以及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带有学校鲜明的印记。跨科教学只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一个过程环节,必须落位到学生的核心素养上。

  其实,教师跨科教学由来已久,在师资短缺的状况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教非所学”现象不可避免。然而,不论是天宁区的5所学校还是谢家湾小学,体育老师任教数学并非源于师资短缺,而是有意为之。正如报道中所言,是为了推进“全课程教学”和消弭学科边界。

  从无奈转向有意为之,相信学校进行过反复研讨并有详细的规划和部署。对于此种尝试,笔者首先肯定这种草根式的改革探索。体育老师教数学,除了是“全课程教学”所需之外,更重要的是正在无意识地破解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难题,即教师的第一认同感异化。学科第一认同已经导致学校的育人边界窄化,学科边界固化,教学形式僵化。因此,体育老师教数学扭转了学科第一认同感,有助于从育人的整体性切入,破除学科间的壁垒,统整育人要素,从学科教学逐步走向学科教育。

  另一方面,跨科教学还需要仔细规划,认真布局,及时调整,切忌不能仅仅为了追求形式或者噱头,为“标新”而“出格”。毕竟教育是一项百年树人的工程,当前学生表现出来的基于教学形式变化而引发的兴趣,并不足以支撑跨科教学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让体育老师教好数学,使学校改革走得顺利,需要认真思考几点:

  首先要考虑的是学段限制性。目前媒体报道中取得效果的尝试大多在小学阶段,此学段国家明确规定课程以综合化为主,学科壁垒尚不牢固,学生对系统知识的需求尚不突出。到了初中学段,课程形态呈现出综合化与学科并重的趋势,学生对“数学四基”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跨科教学就变得乏力。因此,跨科教学的学段适切性研究必须提上日程。

  仅激发兴趣并不能固化成为能力。虽然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动力,但激发兴趣毕竟只是教学的第一步,在教学中如何心怀目标,将学生的特点与学科的逻辑进行统整,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知识。教学知识是决定一位教师在从教之路上能够走多远的关键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和基础。体育学科活泼的形式与数学学科的知识逻辑及学生的心理发展如何连为一体,身体动起来的同时如何让大脑也动起来,需要透过调动起来的兴趣去审视学生的学习路径和实际获得。

  跨科教学还需要教师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跨科教学转变教师的第一认同感后,教师将育人作为教学的第一要义,接下来自然要考虑培养什么样的人。学生核心素养植根于国家、地区以及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带有学校鲜明的印记,跨科教学只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一个过程环节,而这一环节必须落位到学生的核心素养上。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数学而言,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是关键能力,需要成为学校和教师在进行跨科教学布局时重点考量的基本坐标。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