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宋 潇:学霸不应成为“高冷”代表词
//www.workercn.cn2015-12-17来源: 荆楚网
分享到:更多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学霸们是一个孤傲的团体,他们与世隔绝,他们高不可攀。自习室、寝室、图书馆……他们习惯了这种三点一线的生活。数不清的荣誉加身,道不完的背后话题,只是这些就真的是学霸吗?

  即便是全省最好的高中, 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占全省的一半,这样的学生被称为”学霸”,他们中一些人有着《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式的天才思维,也有普通孩子难以体会的社交障碍。他们经常被人调侃:“学霸的世界我们不懂”。(《中国青年报》12月15日)

  旧时称那些只读书而不会用书上的知识变通的人为书呆子,《聊斋志异》中的宁采臣便是书呆子的典型代表,有学问有知识,但是就是有点古板、不够机灵,放在如今的学霸群体上,似乎也是恰如其分。“考上好学校才是正道”的观念早已在这一群体中根深蒂固,在旁人眼里,他们高冷、无情、沉默……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天下事,这样的小群体在应试教育中并不是个例,只是当他们跨过应试教育这道门进入大学时,又有多少人能够适应大学生活,又有多少人能够保证自己没有社交障碍呢?

  “北大、清华学生由于入学后泯于众人,受不了心理压力跳楼自杀”的类似新闻屡见不鲜,谁又真正反省过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学生出现这些情况呢?

  一者,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不得不埋头苦读是根本原因。在中学时代,很多学生为了分数为了考上更好的学校不得不忽略很多社交活动,在书本中寻找缺失的心灵交流,但是过分注重学习而疏远了朋友会把自己带入一个心理误区,那就是我只要有实力别人自然会来找我,殊不知有实力才有魅力的道理不是每个人都适用的,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也是非常持久的,这种负面印象不会因为你上了名校就改善。这样的学霸其实是考霸,而社交和考试的最大区别在于,没有唯一答案和正确答案。所以,在大学最厉害的人往往并不是学霸,而是社交能力强的人。这就是大学和中学的区别,也是很多中学“尖子生”考入大学后接受不了现实,整天抱怨、沉默下去的原因,不仅是应试教育的弊病,很多学生的学习方向就存在问题。

  二者,家长们灌输的观念存在以偏概全的现象。他们认为孩子关注琐碎生活就是在浪费时间,不如去做两道题。渐渐地,孩子就会觉得深奥的东西才是有意义的,放松是无意义的。他们不知道,其实浪费生命也是生命的一部分。诚然,不得不承认有些学生比同龄人早熟,有的人之所以成为学霸,的确是因为早慧,学习上领悟也更快,“既然能聊世界和平问题,就不愿意聊明星娱乐八卦”。但是学霸和普通学生之间本质是没有区别的,学得好玩得又开心的学生在任何地方都受欢迎。家长的的观念应该及时地改变,莫让自己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偏离初衷,让孩子获得成就感的方式还有很多,并不仅仅是学习而已。

  三者,学生们的智商和情商不搭也是重要原因。如今的大学生并不缺乏知识,可就是情商太低,很多人批评大学生素质较低的原因就是高智商低情商,自认为自己学习好,就漠视周围的一切,殊不知,这样的观念是会酿成大祸的的。在学校“吃得开“是因为有成绩、有靠分数和绩点作参考的评优体系,而到了社会上,每个人都必须适应社交场合的规则,并不是凭自己在象牙塔内的成就感就能一步登天的,给自己留下巨大心理落差的同时还会给比人带来不好印象,以此类推,就不奇怪为什么有些人高考考得差,进入社会混的却比大多数人都好了,这是社交能力的差距,而社会不缺高智商的人,缺的是那种高智商高情商的人才。

  所以,即便通往成功的天平上,汗珠是最有分量的砝码,但是也不要忘记为别人擦擦汗水,跟别人分享喜怒哀乐。冰心说:“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奋斗的血雨。”进入到大学了,就要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些什么,多看看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然后让自己尽可能的朝那方面去靠拢。学会一技之长能让你很快的脱颖而出。在别人都还在迷茫时,你找到了自己的目标,那你就比别人优秀了很多。有些东西不一定要刻意去争取,但有些感情是不能忽视的。

  笔者作为一个“学渣”,经历过初高中的洗礼,也正在经历人生中最精彩的四年时光,看过身边无数的学霸朋友在图书馆与寝室来来去去,我不懂这是否是他们想要的,但至少我知道他们需要安慰,他们也会微笑也会哭泣。虽然忙着追逐天上的流星,忘了身旁的风景,来不及感受快乐时光,但是他们其实“不太冷”,他们只是习惯了逞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