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庹新岗:大学生盲目贷款需反思理财教育
//www.workercn.cn2015-11-10来源: 长沙晚报
分享到:更多

  长沙市民杨女士的儿子小舟,因为想在校创业,就从网上金融平台借了3万元贷款。之后创业失败,无法按时还债,被网站下达了催款通知。为了不让小舟还没走出校门就背上信用记录不良的污名,杨女士替儿子还清了所有欠款。(11月9日《长沙晚报》)

  新闻里,小舟欠债的遭遇还算好的了,最后是其母埋单。可这毕竟只是权宜之计,真到了父母都无法承受的地步,情况又会是另外一个样子。比如有媒体报道,女大学生小陈毕业工作3年,离职时欠了银行9000万元。小陈因为欠债成了被告,其父亲就只剩下厉声质问银行:“这难道是我们家的陪嫁?又有谁敢娶她!是娶人还是娶债!”

  尽管金额相差巨大,但两个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当事的大学生的脑子里,似乎都没有理财这根弦。小舟借钱,图的是方便快捷,只要提供身份证明,不用抵押就可以直接拿钱;小陈则想着不得罪领导,总以为自己在贷款文书上签字没大事,是帮老板的忙,最后被套住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类情况的出现?在笔者看来,这固然有金融机构违规操作或者广告太诱人的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一些学生缺乏最基本的理财意识。这应该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有媒体曾经就分期贷款做过街头调查,169名受访大学生中,所有人均表示,没想过无法按时还款该怎么办。在不少人眼里,借完钱自己还得上就还,还不上就看父母的了。而且也不太讲究严格分期,只要最后还完了就行。毫无疑问,这种想法还是原来的孩子从家长手里拿钱的套路,离养成独立的理财观还差得远。

  或许,真如新闻里杨女士所说的那样,应该让这些欠债的大学生尝点苦头,长长记性,这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可如果我们能在此前的教育里做足功课,又何必付出这样的代价呢?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谈钱伤感情是一种共识。朋友之间借钱,很多人不签合同。而父母与子女之间也缺少明晰的金钱账目,取而代之的是掺杂感情色彩的金钱赠与。这放到现在的契约社会里,确实需要做些调整,比如杨女士帮儿子还钱以后,可以要求其分期偿还。这样,有利于避免他以后再贸然借贷。

  至于学校教育,则应该从纯理论的经济常识学习过渡到理论和实践并重。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分期借贷的零首付、零担保,背后可能就是高利息、高违约金。大学生与社会接触少,面对诱惑难免定力有限。学校要教的就是,增强他们在诱惑面前的定力。至少,当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金融产品时,心底应该条件反射般地盘算,借多少够了、每月还多少能承受。这样,就不会产生类似“拿身份证就可以换钱”的肤浅认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