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戴先任:学生打人事件怎引发“暴力狂欢”
//www.workercn.cn2015-05-19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近日,一个初中生打人视频出现在自贡多个网络媒体上,视频的整个过程中,被打者一言不发,并且还有5、6名同学在一旁围观,视频发上网后,引发广泛关注。此后,“打同学”事件进一步“升温”,一伙校外不明身份人员因不满这名打人的学生,在校外对其进行殴打和恐吓。(5月18日《华西都市报》)

  校园暴力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虽然让人痛心、愤慨,但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自贡的这起学生打人事件,虽然理由奇葩,“因为对方长得丑”,却也未脱离校园暴力的旧模式:每个学校都有一个类似“小霸王”的存在,恃强凌弱。意外的是,自贡四中的这位“社会哥”,引来了校外“正义哥”的打抱不平,让原本已经以“批评教育”“道歉”了事的校园暴力,延伸成了一个社会暴力问题。

  “以暴制暴”显然是不对的。且不说这些“正义联盟”“正义哥”本身是否正义,单是他们以殴打恐吓的方式“教”人做人,就已经错了。把打人者打一顿,与打人者何异?笔者“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猜测”,这些动手打人的校外人员,有可能是以下两种人:一种是“以暴制暴”的实践者,他们自诩为“正义人士”,但实际上很多人不过是唯恐天下不乱,是希望在这种报复中发泄自己身上的戾气;另一种是“以暴制暴”的拥趸,这些人关心公义,爱打抱不平,但误入歧途,信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殊途同归,两类人都对暴力有一种迷恋情结,也都偏离了建设法治社会的正常轨道,与驶向公平正义的“法治号”列车渐行渐远。

  “以暴制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学生打人事件引发“暴力狂欢”,打人学生与被打学生都成了社会戾气的受害者。校园“社会哥”的出现,与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被校外人打,未必能让他幡然醒悟,说不定会激化他的偏执。正如专家所说,“打人者本身就有一定的暴力倾向,现在自己又被打,他的暴力倾向会不会加重。”被打学生更不用说了,这种身心伤害可能给他留下永远的阴影,影响他今后的人生信念。

  殴打恐吓“社会哥”的校外不明身份人员,由警方负责调查处理;打人与被打的学生,由学校及他们的家庭负责教育引导,社会戾气呢?谁来疏解?如何化解?这就不是说说话能解决的事了。否则,校园暴力也不会持续多年无解。但最起码,有两件事是可以做的:一是学校加强管理,不要总是出了事以后再去批评教育,更不能像之前有些学校那样撇清关系;二是家庭必须要负起责任,不能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不管了。

  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法律的威信,让人们对法律充满敬畏与信仰。法治观念缺失,社会戾气才会乘虚而入。如果通过法律途径就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就不会总有人想着通过暴力手段来“打抱不平”“伸张正义”,暴力才不会成为建设法治社会的破坏元素。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