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马若虎:你遇到过“瓜娃子”考题吗
//www.workercn.cn2015-01-10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成都方言词语“瓜娃子”来源于哪里?A、英雄传奇;B、历史故事;C、士民迁徙;D、神话传说。

  同学你选啥?如果不小心选了D,你敢说不是“蒙”的吗?

  这道某学校某专业某选修课期末考试中的试题,着实难倒了不少同学。尽管出题人表示,他在上课时有所提及,并在著作中也有解释。

  如此,这道题算不上太“神”,毕竟与专业有关。还有一些“神题”这样出:

  “老师的名字是?”题目分析:上完一学期课,不知道老师名字的学生大有人在。结果除了逃课的学生,按时上课却没有和老师有交流的或许也答不上来。

  “选出你认为上课最积极的3名同学和翘课最多的3名同学。”虽然老师的初衷是让学生体验一下“360度绩效管理”中的“同事相互评价”,但恐怕用意在于给经常翘课者以警示吧。

  其实有的“神题”倒也没什么不妥,我们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这年头,就要比谁出题更有创意。

  有创意是好的,但是创意过了头并不好。

  2013年,某大学期末考试卷上有一题“避孕套有哪些用法?”前几天,某大学期末考试的压轴题是“如何看待大学生约炮现象?”

  考生看到这样的题,真是“不胜惶恐”。为学生普及知识也好,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观念也罢,如此出题都值得商榷。有些话,并不一定要拿到台面上说;有些事,并不适合在严肃的场合考大家。“善意”也要用对地方。当然,我不是一味较真,也没有全盘否定。

  近年来,“神题”可谓不少,不再是大学生的专属。中学生、小学生都多了与“神题”相遇的机会。

  这样的机会少些为好。“神题”多半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考试就应该测试学生的专业知识,试题也应该体现公平性。

  有人说,“神题”的出现意味着,现在的教育环境比过去开放了许多,教育方式也更灵活了。

  的确如此,不过,考试题还是“正经”一点的好。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