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柳青河:大学应该追求“高格”
//www.workercn.cn2014-09-25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几则新闻让大学蒙羞。一是,据中纪委网站及官方通报,今年以来已有31名高校负责人被调查,平均每8天1名;二是,某高校“后EMBA”班规定,官员如果能推荐3名企业家学员,60多万元学费可以减免;三是,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站着35分钟讲完以“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台下坐着的首都多所高校新入学的研究生趴倒一片睡大觉。

  读罢以上新闻,不仅令人忧思,我们的大学怎么了?

  大学承担着育人、科研、服务社会等重任。大学是知识的圣殿、道德的高地,为人们所仰慕,常常引领时代潮流和社会风气。然而,现实并不这么乐观。

  现在,一些高校负责人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过于浮躁和功利,自己都跌入违法乱纪的深渊,还怎能奢望他们教书育人?更谈不上“好老师”了,他们给学生们树立了怎样的“榜样”?记得笔者读大学期间,经常看到学校领导、著名教授在校园气定神闲地散步,名教授登上讲台为本科生授课,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教书育人,潜心学问,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仅桃李万千,在学子们心中有崇高威望,而且自己也大都享得高寿。

  高校办高价培训班,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钱。对于大学,经费当然是必需的,是办学的基础,通过办班来服务社会部分人的需求也属正常。但是,不能过于看重金钱,被社会舆论冠以“天价培训班”,金钱所得与名誉损失相较,可谓得不偿失。特别是不能鼓励官员为培训班拉生源,借用一句不客气的话:这是在为官员与私人企业家的“幽会”提供场所。

  至于高龄大师站着作报告、年轻学子倒头睡大觉,不管怎么说,也是青年学生缺乏应有的尊敬师长意识和集体主义思想。学生的言行,一定程度上都与学校相关。学生有成就有荣誉,是学校的光荣;学生行为失范,学校就毫无干系?

  人有人格,大学也有格,而且应该追求高格。历史上,许多书院、太学、国子监的教师和学生注重修身,关注国计民生,抨击弊政,赢得“清流”“清议”赞誉。我国先人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西哲也说,大学是宁静的地方。我国高教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

  培养人,首先是塑造灵魂,其前提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行胜于言,大学负责人、教师本身“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有这样的好老师,才可能育出好学生。

  大学在世人心中的形象怎么样,取决于大学的负责人和教师。大学教职员工都追求高境界,大学自然就登上高格。选择了在高校工作,就选择了高追求,毕竟,大学是社会的“高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