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彭 薇:职业教育要有“文化味”
//www.workercn.cn2014-05-23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刚结束不久的沪上首届学生职业体验日活动中,出现了很多毕业生的身影。商贸旅游学校有个毕业生,如今在锦江饭店工作。在一般人眼里,也许厨师就是个烧饭的,但对他来说,厨师不只是“厨子”,这份工作也有“文化味”,如雕刻菜品要讲究结构布局和创意。由于表现突出,他被调往国宴菜创新菜研发部。

  职业教育对职业人才的培养,有很多“学问”。法国“蓝带”今年引进上海职校,他们培养的厨师,是一种身份和荣誉的象征。“蓝带”培养细节很能说明问题,比如烹饪时,切菜、洗菜等每个环节之后,厨师们都要将工作台和水池清理干净,用他们的话来说“这样不仅卫生,而且工作环境清爽,人也舒服。”再反观国内有的学校,烹饪专业学生实习时,工作台上东西堆得到处都是,锅碗瓢盆东倒西歪。这样,虽然学到了烧饭的技能,但是丢掉了厨师的职业素养。

  英国有所著名的诺兰学院,致力于培养“一流保姆”。也许有人会嗤之以鼻,“保姆就是保姆,有什么好培养的?”人们总喜欢用老眼光看待保姆、厨师等职业,将他们定位于低端行业。但是诺兰学院培养的保姆,要学习社会学、心理学、儿童护理、历史、文学、教育、跆拳道等课程。在人们眼中低端的保姆职业,也有它的“文化含量”。一个社会,拥有一流科学家、工程师,同时还拥有一流保姆、一流厨师等,社会文明和谐程度也会越高。职业教育不仅是培养有技能的人,还要挖掘这份职业的文化内涵,才能培养高素质人才。

  今年,上海几所中职和本科院校试点中职本科贯通培养模式,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关键一环被打通。今后,对学生来说,无论他们选择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这两条道路都有着深造和成长的空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