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而 喻:谁来评说专业类公共事件
//www.workercn.cn2014-01-28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段时间以来,王正敏院士被举报“学术造假”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对于媒体与互联网上连篇累牍的报道与评说,一些学者表达了不满,“科学的问题,该用科学的方式去解释,而不是一哄而上的乱解释”,“这类高度专业化研究领域的问题,不断在媒体上以泛道德的眼光翻炒,并不合适”。

    不独是学术规范之类的事,在其他领域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当某个事件,通过内部人举报或外界曝光的方式,从一个团队、一个单位、一个系统,扩散到社会公众视野中,而这个事件又极具专业性和复杂性,其演变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关注,由谁评说?

    “逐热”是媒体和互联网的天性。如果媒体对那些广受社会关注的事件不闻不问,那便是失职。但是,“闻”与“问”需秉持职业操守,需尊重客观事实。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采访到一鳞半爪,再添上自己收集来的各类背景资料,便迫不及待地发布信息,很可能会给当事人带来困扰,甚至置身于 “全民道德审判”的境地,同时也会影响到专业机构对事件的正常调查。

    像举报学术规范之类的事件,涉及历史变迁、现实状况、个人与团队、团队与大学、大学与科研机构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确实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调查清楚的。因此,对一些专业类的公共事件,在“逐热”与“真相”之间,媒体更应重视后者,公众也需有一定的耐心。否则,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恐怕已走遍了天下。

    但是,有时候也难怪媒体与公众“性急”。一些公众事件,在被“揭开盖子”后,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出来承诺调查、取证、处理,但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却杳无音讯。或许,该事件的调查研究确实需要耗费许多时日,有相当长的过程要走;但也有另一种可能,那便是相关部门希望当互联网上社会热点一波接一波演绎后,自己接手的这个事件已被公众遗忘,于是草草处理算了,也没必要再向媒体和公众提这个茬儿。

    不过,偏偏有媒体爱较真——去年10月底,有媒体就罗列了当年的一堆“烂尾新闻”,例如连霍高速义昌大桥炸塌事件,演艺圈名人“超生”事件、“镉大米”事件、“气功大师”非法行医事件等。也正是因为媒体的“不依不饶”,促成了其中一些“烂尾新闻”得以“善终”。

    当某个专业领域内的事件,上升为公众关注事件后,媒体和相关部门都需把握好“冷”与“热”的分寸。媒体“逐热”是本职,可以快报事实,但需慎报原因。毕竟,像学术规范、食品安全、技术安全、刑事侦查等领域的事情,媒体不可能越俎代庖去深入调查,很多时候还是需要等待专业人士、专业机构来发声,在此基础上作出“冷思考”。

    而作为专业机构,对于公众关注的事件,则需排除干扰,冷静以待,抽丝剥茧,深入调查研究,给出公正结论。倘若调查的过程比较长,专业机构在面对社会上不断发酵的热议时,也应适时给予回应,通报事件调查的进展情况。

    负面公共事件,并非媒体与互联网的“盛宴”,也不应成为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噩梦”。倘若双方都秉持实事求是,剖析真相,探求真理的态度,就能推动规则建立、机制健全、社会进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