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路可玫:“标准答案”何时休
//www.workercn.cn2013-10-31来源: 沈阳日报
分享到:更多

    28日,重庆江北区的文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小学一年级女儿童童的一次作业。童童的作业本上,所有的字都写对了,但只得了个A-,评分后还有老师的批注:没学过写的字用拼音!文女士说,从那以后,童童再也不临摹汉字了,连平时会写的字都拒绝写,说“老师没教过”。(10月30日《沈阳日报》)

    童童字写对被扣分,老师的解释是,如果没有教过,即使孩子会写,也很难保证都按笔画规范来写,一旦孩子养成习惯,就很难改过来了。这不能说没道理。问题是,老师教育学生不能搞一刀切,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性化的表现,注重因材施教。

    其实,面对童童这种情况,该老师可以做得更好。比如,看到童童会写没教过的字后,可以与童童家长联系,询问一下家长是否注意写字的笔画,并提醒家长今后教育孩子要注意写字笔画;或者在与童童沟通之后,布置一些针对个人情况的特殊作业,完全没有必要搞一刀切,打消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由这件事让我想起了上海一名一年级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题目时称“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个大叉。因为老师眼里的这种教学“标准答案”太多了,让人感到审丑疲劳。如“大”字上加一点,是什么字?学生回答是“犬”,老师说错,标准答案是“太”;至于雪融化了是“春天”不是“水”,诸葛亮不能回答成孔明等便不在话下。如此教学“标准答案”无异是在禁锢学生的思维与视野,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标准答案”越来越死板,实则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该老师的良好初衷就是一种教学“标准答案”,不改革这种“标准答案”教学办法,泯灭的不仅是一个学生的自学动力、想象力,还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动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