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民主,谁能消受得起-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国际

美式民主,谁能消受得起

环球时报社评
2019-01-10 11:28:46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两党在南方边境修墙问题上的较量愈演愈烈。1月9日,美国政府关门进入第19天,僵局还在持续。特朗普总统周二在黄金时段发表讲话称,沿美国南部边境修建边境墙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他呼吁国会议员同意提供资金,结束政府部分停摆的局面。

  特朗普话音刚落,民主党就立刻反击。众议院议长、加州议员佩洛西要求总统“必须停止拿美国人民当做人质,必须停止制造危机,必须让政府恢复运作。”另一位民主党人士也撂下硬话,“我们不会为你们中世纪的边境墙支付50亿美元赎金。”

  在美墨边境修墙不是个新问题,但一直被视为两党“水火不容”的问题。在特朗普任期进入第三年之际,修墙已成他能否兑现竞选承诺的重点所在,当然也必定是民主党集中兵力,全力阻击特朗普的前沿阵地。

  修墙显然已经不是一个应当修还是不应当修的问题,也不再只是一个有没有钱、能不能筹到钱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两党信誉和各自的民意支持的大问题。

  中期选举后,民主党控制众议院,开始布局反击。阻止修墙不过是他们给总统的“第一次打击”。这是政党极化的必然结果。而特朗普的特殊性格又进一步恶化了这样的僵局,使党派的对立和交锋以一种非常极端的方式演进,以后类似的较量会更多、更严重。

  在美国政治体制运转到今天,一个问题一旦成了两党都视为关系到输赢的问题,就很有可能会脱离原有问题的本意,陷入一个为支持而支持或为反对而反对的僵局。

  拳击赛已经开始,场上的政治家们就不会停歇了,他们没有时间再想方设法去弥合两党的分歧。在对方凌厉的攻势下,只能以更快的出击将对方打倒,或者至少要打个平手。这是一场没有裁判难分输赢的搏斗。

  今天的美国,面临各个层面的挑战越来越严峻,但美国的民主和政府却无法提供解决方案。社会贫富分化、阶层对立,加剧着政党的极化,而政党的对立又使这些问题更难以解决。两党博弈原本可以达成妥协,可现在的极化却一点儿一点儿地挤没了妥协的余地。整个社会越来越难以达成共识,一两百年前设计的国家机器的运转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失灵。

  这场修墙大戏的剧情的确让世人有些眼花缭乱,甚至目瞪口呆。但它同时也给世人带来很多疑惑:为什么一个能让美国成为世界最强国家的民主体制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美国的相对衰弱难道也是从体制开始的吗?

  这些年来,只要哪个国家发生动荡,很快就会被美国一些人指责为制度出了问题,他们甚至就连想也不用想,顺手就会拿出一套美国的民主标准来衡量其他国家的问题,然后再按照美国的“民主治疗手册”开出药方。

  美国人更是理直气壮地将自己的民主描绘成全球的典范,在世界各处推销他们的标准,甚至不惜以军事手段来更换别国的政权,扩展这些标准的“使用范围”。尽管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标准往往引发水土不服。

  华盛顿的政治拳击赛还会继续演下去,但观众却会逐渐地回过味来。美国的两党死磕有其民主的必然性和特殊性。这种闹到政府关门将近3周、80万政府部门人员无法正常工作的体制,连美国都有些“消受”不起,也根本不可能是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仍然在摸索发展道路的发展中国家能学得起、用得起的。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金墉辞职折射世行改革困境

    世界银行行长金墉1月7日宣布,他将在2月1日辞职。金墉这届任期还有3年多时间,他的辞职让人充满联想。韩裔美国人金墉并非金融科班出身,而是和金融没有任何关联的医学出身。他的经历很光鲜,是哈佛大学博士和医学教授

  • 英雄血热,壮士心丹

    有一张四名伤残军人的合影,一度在朋友圈热传。四个人、三双眼、一条腿的画面震撼心灵,诉说着他们为保家卫国作出的贡献。其中一位姓郑,采访时大家都叫他“郑英雄”。这位英雄的故事,深深打动着我、激励着我。30多年前,他参加了保卫边疆的战斗。不幸的是,残酷的战斗夺去了他的双腿。为了不给部队增添负担,这位一等功臣选择了回乡。

  • 关注“白发干部”,更要关注基层干部群体

    李忠凯,去年因为一头白发而成为“网红”,继而引起全社会关注。不久后的今天,他又当选为政协大姚县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再次成为媒体焦点,公众的关注。但窃以为,关注“白发干部”李忠凯,还是要听一听、并记住他此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席话:“目前,全国基层干部都挺辛苦,社会不应该集中关注某一个人,而是应该关注基层干部这个群体的状况。基层干部不怕辛苦,不怕累,不怕没时间休息,怕遭到误解,希望得到更多理解和认同。”

  • 我们的目光在辽远星空

    “因什么而坚定?”在南仁东看来,是为了一个了解宇宙的梦想,为了一座让中国傲然于世界的国之重器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离不开每一位科学家、工程师、“大国工匠”的开拓与付出【人物】“天眼”之父南仁东【故事】天文学家南仁东是“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简称FAST)的发起者和奠基人。他主导提出利用我国贵州省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