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的纠结:汉字人名地名该怎么念-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国际

韩国人的纠结:汉字人名地名该怎么念

陈明舒
2018-12-26 09:58:46  来源:中国青年报

  韩国益山高铁站“益山驿”几个汉字,在夜幕下显得格外明亮。笔者心情大好:“你好,益山!”原本醉倒在地的金教授顿时坐起,用磕磕绊绊的汉语说:“益山不能读‘益山’,要读‘Iksan’。”

  一个发音居然能让金教授这么敏感。这一幕其实提示了一个问题:韩国人希望中国人用汉字的韩国发音来念他们的人名和地名。进而牵出了一个有趣的话题:韩国人该怎么念汉字人名和地名?

  譬如“朴钟国”这个名字,中国人很自然就会读出来,“Piáo Zhōngguó”,声韵调齐整,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可名字的主人若是一位中老年“阿加西”(大叔),他听了可不一定乐意:你怎么能用汉字的中国读音来读我的名字呢? 应该念成“Pak Jongkook”,那才是我名字的发音啊。

  不管在哪里,只要见到汉字,中国人当然会按照中国发音去念。可是,相当一部分韩国人对此非常敏感、非常抵触。这种态度甚至影响到一些国家层面的政策与措施。

  例如,韩国地铁会同时用韩、英、中、日4种语言报站,每当用中文报站名时,会出现一种奇异现象:在中文语流里,偏偏汉字地名用的是不带声调的韩式发音,“下一站是江南站”,听起来却是“下一站是‘Gangnam’站”,中国游客往往会被弄得一头雾水:我是不是坐过江南站了?使用中文报站名,本来是为方便中国游客的一种国际化举措,可是在关键字眼上却设了一道坎儿。既然是用中文表达给中国人听,最简方案就是把地名翻译成中文、直接读汉字的拼音,把“江南”读作“Jiāngnán”,自然又合理。可韩国偏偏不这么做。

  上面说的是韩国人说汉语时用韩语发音读韩国人名地名。当他们说韩语时,又是怎么念中国的人名和地名呢?

  以前,韩国对中国地名和人名有一套韩式读法,就是照着汉字词的韩国读音去读就行,“北京”不读 “Běijīng”而读“Bukkyoeng”,“四川”不念“Sìchuān”而念“Sacheon”。但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韩国的“原音主义”者认为,韩文是世界上优秀的记音文字,可以很接近地记录世界上各种语言的发音,所以他们主张用韩文直接拼写记录中国人名地名的“普通话发音”。这种意识强势来袭,以致韩国文教部《外来语标记法》也规定,所有外来语标记原则上要以外来语本来的发音为准。

  不过,笔者的切身体会是,用韩文记录中文地名人名发音,效果实在不理想。像“泽”“日”“淑”“人”等大量汉字的普通话发音,是没法用韩文来准确标记的。

  如果一个韩国人坚持《外来语标记法》的“原音主义”,那么当他读中国人名地名的时候,用韩文来标记汉字的普通话声韵,就会有两个绕不开的小苦闷。一是,很多中国地名和人名用韩国的所谓“中式发音”念出来,既不像中文又不像韩文,因为既没有声调,声韵也不完全一一对应,所以只能是大致模糊地记录。二是,要用韩文标记人名地名所用汉字的中国式读法,韩国人就得了解所有常用汉字的中文发音。

  中国常用汉字约3500个,涉及地名人名的还有很多不是常用字。在朝鲜李氏王朝末年,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金允植在清政府学习洋务、商谈联美对策时,不用口译人员就可以与清朝重臣李鸿章直接用汉字进行无障碍笔谈。但现在的韩国人若要标记中国人名地名,光认识汉字还不行,还得知道它的中文发音,而且需要通晓所有的拼读方式。

  以前,韩国人念北京、深圳、四川,根据汉字直接念成对应的韩语发音就行;但现在,他们的法规规定,辛亥革命以后出现的中国人名与地名,必须换成无声调且相似度不高的韩式中文发音。但是,辛亥革命以前就存在的中国人名与地名,又必须一如既往地念成汉字对应的韩文发音。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一句话中的同一个词却得用两种念法,“四川人吃四川菜”,第一个“四川”得读成“Sichuān”,第二个“四川”得读成“Sacheon”。

  有趣的是,如果反过来,中国人也按照韩国的“原音主义”原则标记韩国人的汉字名字的话,韩国人也不一定就受得了。比如韩国明星丁一宇,“丁”念“Jeong”,“一”念“il”,“宇”念“Woo”,整个姓名听起来就像是“郑日佑”。估计韩星自己也不愿意,我丁一宇到你们中国怎么变成“郑日佑”了?

  不过,对韩国年轻人来说,这些纠结现在是越来越少了,青年有更加开放与宽容的心态来面对这些问题。笔者在韩国教了十多年汉语,在课堂用中文发音读韩国学生的名字时,他们好奇欢喜的表情至今仍深深烙印在笔者脑海里。

  其实,韩国高校中文系的学生,早已习惯了在说汉语时用中文读音读韩国的汉字人名与地名。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即使固执敏感如前面提到的金教授,笔者也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在中方的正式场合介绍自己时,他都会很认真地说“我姓‘Jīn’”,而不是“我姓‘Kim’”。

  在此,笔者向韩国文教部门提一个小建议:在韩文系统里,就照着汉字的韩文读法去读;在中文系统里,就照中文发音来读。这是最自然的选择。

  (作者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曾任韩国圆光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先锋时评︱致敬英雄,致敬不朽的精魂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和平年代,没有冲锋陷阵的战场,没有硝烟弥漫的战争,没有出生入死的干戈。然而,却有这么一群人,用血肉之躯征服“死亡地带”,从南疆边陲到山岳丛林,“负重前行”只为换百姓“岁月静好”。

  • 李国庆的胡言乱语,再次给中国企业提了个醒

    当当联合创始人李国庆意外地登上了热搜头条,只是方式颇不光彩。近日,美国明州检方宣布对刘强东不予起诉。12月23日李国庆的这番话,颠覆了正常人的三观。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他的言论都是错误且不能被接受的。花太多时间和精力逐一批驳李国庆的观点

  • 【改革先锋国企人②】城市集体企业改革的先行者步鑫生

    四十年春风化雨,九万里风鹏正举。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了为推动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100位“改革先锋”,其中至少有18位来自国有企业,习近平等领导同志为获改革先锋称号人员颁奖。

  • 注意从“后移的发际线”反思问题

    最近,一张85后民警的“发际线照”刷屏。这名叫王强的民警工作十年出头,发际线已经后移到了几乎头顶的位置,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不仅地方干部辛苦,很多部队基层干部同样如此。笔者随机采访了一个旅的机关干部,竟有八九名干部脱发,发际线后移并不鲜见。以至于一些干部自嘲,“躲过了突出的腰间盘却没有逃过后移的发际线”。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