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塑造中国形象的主动权-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国际

把握塑造中国形象的主动权

魏建周
2018-10-17 11:09:04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副总统彭斯充满傲慢与偏见、充斥着无端指责与恶意中伤中国形象、带有很强欺骗性和蛊惑性的演讲,引起国际舆论广泛关注,也对中国的形象造成严重损害。对此,一方面,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不落入美国设计的圈套,按照既定节奏、踩着不变的步伐,扎实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持国内政治稳定和人心安定,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坚决维护中国的形象,牢牢把握中国形象塑造的主动权,对污蔑中国的不实言论进行有力批驳,让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企图昭然于世,向国际社会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

  传播学中有一个“魔弹理论”,它认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这一理论还指出,外部刺激并非是客观的,而是可以经过宣传家们精心设计的,设计后的外部刺激能使受众按照宣传家所期望的方式行事。比如把正面情绪与自己的国家联系在一起,把负面情绪与敌人或对手联系在一起。美国的政治精英就是想运用“魔弹理论”,刻意歪曲事实,“污名化”“妖魔化”中国,试图把经过他们精心设计、巧妙包装的不实信息像药剂一样注入受众的皮肤,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形象的看法,进而达到抹黑中国、孤立中国、遏制中国这一不可告人的目的。“魔弹理论”和美国一些人的言行启示我们:自主表达和传播国家形象,至关重要。

  今天,随着中国不断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高,信息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个特征,在互联网时代的语境中更加凸显。与有的国家不想让我们顺顺利利发展,不愿看到中国崛起一样,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不愿中国有个好名声、好形象。正因此,罔顾历史和现实诋毁中国的杂音噪音、错名污名不时出现、甚嚣尘上,歪曲和抹黑的伎俩层出不穷。

  “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谣言重复多遍就成了事实”“所有的邪恶中,谣言散播最快。随着速度的加快更加激烈,随着散播面的扩展更有精力”。对美国政治精英的造谣污蔑、诋毁中伤,决不能小觑、等闲视之。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形象是最强的软实力。一个国家如果不善于主动宣传自己、不敢于维护自身形象,就等于把形象塑造的主动权拱手让人。如果不主动表达,任由别人贴标签,任由谣言四处传播,将会左右不明真相的国际舆论,对中国形象造成严重损害,进而使中国付出难以估量的代价。因此,我们必须针锋相对地开展国际舆论斗争,坚定不移地塑造和维护好中国形象。

  这些年来,传播中国形象的平台越来越广阔、形式也越来越多样。比如,新闻发言人制度越来越健全,通过拓宽对外信息发布渠道,加大了对外权威发布力度,扩大了我国的声音和影响力,增加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的了解和认同。特别是注重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内容建设和合作传播,为国际社会读懂中国提供了更多窗口。此外,在联合国行动、二十国集团、“一带一路”建设、中非合作、上合组织、金砖国家合作等国际场合,也注重展示自己、宣传自己。这些阵地和举措,为塑造好我国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要看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舆论环境,提高国际话语权,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用丰富的资讯、准确的数据、鲜明的视角、生动的案例、广阔的眼光,讲好中国的故事、传播好中国的声音。当前,尤其要掌握信息时代特点规律,理念更先进、手段更科学,强化互联网思维,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对外传播的合力;要善于“搭台唱戏”“借台唱戏”“借嘴说话”“借筒传声”,利用一些主场机会,利用海外社交媒体,多载体多渠道展示自己,让世人充分知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扩张不称霸的外交思想、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数一亿粒米”现象并非个案

    小学阶段的学生,归根结底还是孩子,通过学校教育,孩子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基本的辨识能力和生活能力,最终具备能够进行下一阶段初中学习的学习能力

  • 中工时评:95后新员工缘何爱跳槽

    到今年秋天,第一批步入社会的95后大学生,工作正好满一年。但是,与他们的前辈相比,90后的跳槽更加频繁,短短一年时间里,许多人已经开始做第二份甚至第三份工作了。

  • 中工时评:中非合作:让历史告诉未来

    一边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边是拥有世界最多发展中国家的大洲。金秋九月双方在北京的一次次“握手”,再次唤醒了两块大陆有关友情的温暖回忆

  • 中工时评:重信务实成就中非友谊

     在9月3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指引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人物

  • 我认识的保罗·艾伦

    微软共同创始人保罗·艾伦于15日因非霍奇金淋巴癌逝世,终年65岁。就像保罗,他的一生虽然不长,但做了许多对人类有意义的探索,应该是很值的一生。

  • “狂奔小姐姐”用暖心善举提升文明空间

    在武汉地铁3号线后湖大道站,地铁工作人员周淼五秒飞速跑到电扶梯扶起老人。这一幕被视频记录,迅速火遍全网,全国网友称周淼为“狂奔小姐姐”,纷纷为她点赞。

  • 王泽山:国家需要,就是使命

    有人问王泽山,1996年时你就已经61岁了,两次摘得国家科技奖一等奖,似乎可以功成身退了,为什么还一直坚持科学研究?王泽山说火炸药是一门研究“热”的学问,可这个专业本身是个“冷门”——基础、枯燥,甚至危险,要坐冷板凳,很多人说搞火炸药的人“一辈子也出不了名”。

  • 风雨悬停彰显英雄本色

    前不久,一艘塞拉利昂货船在汕头海门湾附近发生主发动机故障,在台风“山竹”的影响下,受到风浪冲击恶劣的天气条件、有限的救援时间、复杂的现实情况……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