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马克龙访印,中国何辜“中枪”
龙兴春
//www.workercn.cn2018-03-13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到:更多

  正在印度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10日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了会谈,双方签署一系列双边协议,包括法国公司在印度建设核电站、地铁、供水工程,以及航空和防务等方面的合作。

  这本来是两国之间的正常往来。 然而,部分印度和西方媒体却从两国协议和领导人的言论中读出了“对抗中国”的信息。比如,印度和法国将允许对方军舰使用自己海军基地,被认为“此举动旨在遏制中国的领土野心”;马克龙说“印度洋和太平洋一样,不能成为霸权的领地”,有媒体称“这位法国总统明显在暗指中国”,却没有一家指出将如何针对中国,中国到底对法国和印度具体构成何种威胁。

  至于马克龙说不能让太平洋和印度洋成为霸权的领地,众所周知,美国是太平洋的霸权,而印度在追求印度洋霸权,如果非要发挥的话,应该说马克龙是针对美国和印度更准确。马克龙还明确表示:“在历史上,英国是印度在欧洲的合作伙伴,但我希望在21世纪,法国才是印度在欧洲的优先合作伙伴”,如果硬要马克龙访问印度说针对哪国,明显针对英国才是。

  长期以来,“中国威胁”、“对抗中国”就是部分印度媒体的固定报道框架,只要是第三国领导人到访印度,或者印度领导人访问第三国,他们都会从中找出对抗中国的元素,而在中国媒体上基本看不到类似的分析角度。这一方面反映了印度媒体对自己国家能力的不自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们对中印关系的严重误读,夸大中印关系的对抗性,更歪曲了中法关系。

  战略上不存在法国帮忙印度对抗中国的可能性。中法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关系具有全球意义。中法贸易、投资和人员往来规模远远高于印法之间,在未来国际格局走向,气候、贸易等很多全球问题上中法都有相似立场。法国和印度在意识形态上更亲近,但这早已不构成国家间关系亲疏的主要因素。法国是较早表态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国家,但多年来并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推动其实现。东亚的中国和西欧的法国也不存在地缘政治上的竞争性或对抗性,中法间的个案性矛盾根本不影响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大局,法国没有联合印度对抗中国的需求。

  由于与非洲、中东和欧洲贸易的持续增长,印度洋已经成为中国商船的重要航道,保证印度洋的航行自由和安全符合中国利益。印度洋面临的主要是海盗、恐怖主义以及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不管是美国、印度、法国还是中国都没有能力单独维护印度洋地区的安全,世界各大国和印度洋沿岸国家需要就此开展合作。中国海军在印度洋的护航行动和军事存在不但保护了中国的利益,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公共安全产品,不威胁任何国家的安全。

  印度洋既不是印度的洋,也不是美国和法国的洋,而应该是“自由开放的印度洋”。至于说有关国家要在这个美丽的概念下面做什么丑陋的事情,印度洋沿岸国家肯定会反对,而中国也有足够的能力应对。 (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