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悲乎利比亚,奥巴马说没想周全
环球时报社论
//www.workercn.cn2016-04-12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到:更多

  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接受福克斯新闻专访时被问及其任内最大的错误是什么,他回答说,应是没有事先为推翻利比亚卡扎菲的政权做好规划。不过奥巴马坚称,介入利比亚政局总的来说仍是一项正确的决策。不过在此前《大西洋月刊》对奥巴马的另一次采访中,奥巴马更深入地谈了西方利比亚行动的失利,承认现在的利比亚是一个“烂摊子”。

  利比亚作为地地道道的“失败国家”,差不多已被西方媒体遗忘了。那里的混乱、民不聊生对西方的干预构成了质疑,纠缠今天利比亚的乱局对西方是很不愉快的事,因此很多媒体选择了沉默。

  或许是因为奥巴马总要说一件自己“做错的事”,他选择了美国和西方人已经兴趣不大的利比亚,而且在那场推翻卡扎菲的政治风暴中,美国对西方联盟的主导作用并不突出。有人说,奥巴马在这个问题上认个错,就相当于我们年终总结作自我批评时,承认自己“有时有些急躁”的那种程度。

  不过奥巴马轻微的“自我批评”还是不经意间触及了当今世界的一个深层问题,那就是西方国家如今推动某个第三世界国家剧变时,没有后续计划其实是常态。西方只管“砸”,不管“建”,那些受到冲击的国家是否有机会走向真正的民主和繁荣,还是会掉入动荡甚至战乱的深渊,全凭它们自己的造化了。

  二战被打碎的德意日都是当时的工业化国家,战后重建很快走上正轨,东欧剧变后,情况就复杂些,大多数国家到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体保持了其在欧洲当年的相对发展水平,鲜有实现了往前蹿一蹿的例子。到了“阿拉伯之春”这一轮,利比亚的现代化基础非常薄弱,社会结构中尚有部落制的不少印记,它与西方文明几乎没有对接口。

  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曾有过对阿拉伯世界进行“大中东民主改造创意”的傲慢构想,该计划在伊拉克遭受重挫后,美国和西方其实都有些沮丧。到利比亚战争打响时,法英等追求的只是向世人证明欧洲对外干预的能力,刷自己的存在感。它们恐怕根本就没认真想过,摆脱了卡扎菲统治的利比亚会以什么方式、依靠什么资源向未来过渡。

  实事求是说,美国以政治为目的开展大规模外援的能力处在二战以来的历史最低点,欧洲更是无暇他顾。美国当年一个马歇尔计划能管整个欧洲,而如今美欧加起来重建一个利比亚大概也会挺吃力。

  西式民主鼓励所有人追求利益最大化,这种制度的和谐必须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做保障。西方民主是在欧美发展先走一步、掠夺性使用全球资源来缓解内部纷争的基础上成功的。很穷的地方模仿西方制度,困难和尴尬可想而知。

  很多利比亚人带着美好愿望,也带着对西方的信任和期待走向对原有体系的彻底摧毁。他们想简单了,甚至西方也可能有头脑发热的原因。人们对时代的认识总是曲折的,有时需要一些血的教训。

  利比亚死了那么多人,叙利亚今天仍在死很多人,而且还出了IS,如此惨痛的社会代价恐怕是“阿拉伯之春”一开始时多数人都没想到的。奥巴马比起其他西方政治家,应当说还算比较理性、有时也愿意说些真话的人。他说,以后再被要求军事介入他国时,他都给自己多打了几个问号。

  然而西方出于傲慢和自私四处干预的惯性仍很强劲、固执,大量难民涌入欧洲,带来的西方反思从外部看很多都没落到正点上。美欧对世界多元的认同和接受度并没因这些年的教训而有质的提高,未来世界仍充满大的悬念,这就是根源。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