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预约制”成为生活新习惯-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民生

期待“预约制”成为生活新习惯

天歌
2020-03-26 10:49:3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咱们约个什么时间呢?”疫情期间,原本只在特定场合下出现的“预约”,强势占领了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买口罩要预约、下馆子要预约、理发要预约、扫墓要预约、连赏个樱花也要预约……不过你发现没,自从预约之后,景区不再人挤人,看病也不用等太久,生活也变得有了计划性。

  当前,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各行各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纷纷推出了“预约制”,从逛公园景点,到去图书馆借书看书,再到医院看病等等,莫不如此。在去这些地方之前,先要进行实名制预约,预约成功以后才能去,否则到了地方,可能会吃闭门羹。

  “预约制”开始可能会让人觉得有点麻烦,比如要下载对方的App,或者是关注对方的微信公号、小程序,还要填写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等,但是毕竟这些资料只需要填写一次就可以了,下次再使用的时候,不用重复填写。但是“预约制”带来的好处,不但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显而易见的。

  到公园景点游玩,因为有了“预约制”,公园和景区方面可以对入园人数进行有效的控制,市民能够有效提升进入公园或景区后的旅游体验。

  去医院看病也是如此,有了“预约制”以后,按照自己预约的时间,只要提前半小时到医院候诊就可以了。这样一来,也有利于医院医疗秩序的维护,可以说是实现了医患双赢。

  虽然各行各业的“预约制”多少都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采取的一种非常措施,但是这种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却有延续下去的必要。因为在“预约制”下,它不但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有秩序,效率更高,同时也极大改善了我们在很多方面的体验,提升了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要想在更多领域更好地推行“预约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但需要企业商家、政府机关积极主动推动,而且也需要公众尽快适应“预约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当然,就现阶段来看,也不能一刀切地要求所有人都进行预约,比如一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还是要照顾他们的现实需求,坚持人性化服务的原则才行。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借口疫情严重搞就业歧视,绝不容许!

    疫情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是短期的,但我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则是永恒的。某些地方和企业以疫情严重为借口做出就业歧视的荒唐行为,从小我方面而言是过度的应急反应;从大我方面而言,是损害战“疫”大局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失德违法行为。对此,有关各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迅速纠正,严肃查处。

  • 中工时评:积极有序推进抗疫一线职工疗休养

    目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援汉医疗队开始回撤,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交通卡口和防疫检查站陆续撤销,不少景点有条件恢复开放。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的工会也开始恢复本年度的职工疗休养计划,例如杭州市总工会组织100名坚守社区防疫一线的职工走进余杭大径山开展疗养。

  • 中工时评:支援全球抗疫,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自世卫组织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呈扩散之势。在此情况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积极分享自己的抗疫经验,同时尽最大努力提供各种有效支援。在全球抗疫大局中,中国的作用变得不可或缺,充分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 中工时评:在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中彰显工会力量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将强化工会参与协调调解职能摆在突出位置,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贯穿于劳动争议的协商、仲裁、诉讼全过程,最大限度发挥调解分流诉讼、缓和矛盾、解决纠纷的作用。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