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见证一个民族的复兴-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民生

河西走廊:见证一个民族的复兴

王鹏
2019-08-23 20:32:59  来源:中国日报网

  即从京城赴边城,便下肃州向甘州。乌岭逶迤腾古浪,凉州过罢到兰州。初秋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考察调研。在莫高窟前、关城之上,总书记思接千载、纵论古今。在祁连山下、古丝路上,总书记穿越一条历史与时代交织、梦想与现实激荡的长廊,鉴往知来,关注新时代中国的广阔命题,见证一个民族的复兴之路。

  莫高窟、敦煌、酒泉、西域、大漠、河西走廊、西出阳关、大汉武威、盛唐气象……这一连串生动的词汇串联起无数中国人心中或辉煌、或沉痛、或豪迈、或悲愤的历史情愫。

  敦煌与酒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崛起于今日的复兴进程中又有着何种无可替代的符号意蕴?莫高窟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勃兴以及中华文明与其他诸亚洲文明交流交汇交融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带着这些困惑,我们一起随着他的脚步开启这段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时空之旅吧。

  欧亚文明交汇处

  岁月沧桑。两千多年来,这片神奇的热土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从张骞凿空西域,到左宗棠收复新疆;从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的“铁人”王进喜,再到守护中华文化瑰宝的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长常书鸿(1904—1994),一代代中华儿女在这条横穿欧亚、纵贯古今的历史“走廊”上前仆后继,挥洒热血,保家卫国,建设家园。

  如果说河西走廊东头所连接的关中平原、黄河流域灌溉了中华文明最早的城邦与王朝,撑起了华夏民族的脊梁;那么它的西头所沟通的千里西域,则成为亚欧诸文明对话的桥梁。在这里,千万条来自北方草原、汉唐东土、南国天竺、中西亚腹地,乃至更加辽远的希腊、罗马、欧陆与地中海世界的宗教、语言涓滴溪流所款款交汇而成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大海洋。

  千年之后,在一个明媚的春日,2019年5月15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力倡导下,“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京胜利举行。数十位来自亚洲各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领导人、工商巨子、社会名流齐聚一堂,共商如何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从北京到敦煌,从远古到如今,在穿梭千年的时空隧道里,文明的声光电影依旧荡气回肠。

  由此进一步上溯到六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所发表的那篇注定将被历史铭记的演讲中,深情地回忆起过去两千年里中国的先民们沿着那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不畏艰难险阻,一路披荆斩棘,途径中亚、西亚,直抵欧洲腹地的伟迹。在和平共处、公平贸易、平等互利等原则下,这条纵贯欧亚、横绝大漠的商路宛如一条“玉带”铺陈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而沿着这条“玉带”星罗棋布的一座座美丽富饶绿洲城市、一个个生机勃勃的文明,则如璀璨的明珠、宝石点缀其间。在这条“玉带”上,千百年来各国商贾川流不息,驼铃声声不绝于耳。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原本素昧平生,却因为这条合作之带、友谊之带、富饶之带汇聚在一起。他们的生命、安危、财富、幸福、荣辱都彼此密切交织、相互依存,而后又都与这条“玉带”的兴衰枯荣紧紧相连,在千百年的交往实践中自然演化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

  “吾国学术伤心史”

  敦煌,这座面积3.12万平方公里的边塞城市,南枕祁连,西接大漠,北靠北塞山,东峙三危山,控扼丝绸之路咽喉锁钥,名字寓意“盛大、辉煌”。开凿于沙漠高处的莫高窟,当地人称之为“千佛洞”;而在梵文、佛教体系中,“莫高”又含有“解脱”之意,更给这片土地增添了神秘的意境。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遥想一百年前,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纵然藏有千古瑰宝,却不自知,反而有待外人的所谓“发现”。而“发现”敦煌瑰宝的一批所谓的“西方探险家”,却以令人不齿的行径盗走大量经卷文书,致使藏经洞五万余卷经卷文书中,中国保存下来的只有一万多件的残卷,其余均分布在英、法、俄等国。由此,敦煌成为了“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学人陈寅恪语),道士塔下长太息。

  从南北朝时代草创,历经盛唐的辉煌和之后的沉寂,再到20世纪初重现于世人眼前,并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座世界上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较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存,历经千年风霜,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兴起、鼎盛、衰落与复兴的艰辛历程。

  热土旧貌换新颜

  文聚敦煌,武立酒泉。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年仅19岁、刚被晋封为骠骑大将军的霍去病奉汉武帝之命进军河西。大将军以雷霆之势打垮了浑邪王,把匈奴残部追逐到玉门关外。武帝赏赐上好御酒。霍去病不愿独享,而是将御酒洒于此地“金泉”之中,与众将士同饮——此地遂得新名“酒泉”,并沿用至今。酒泉与武威、张掖、敦煌一同并称为“河西四郡”,不仅成为中原王朝连通西域,捍卫国家领土完整、抵御外来侵略的坚强屏障,同时也便于对当地实施有效治理,维护社会治安,造福当地各族群众。

  在这座面积占据甘肃全省42%,几乎等于江苏、浙江两省面积之和的城市里,不仅诞生了新中国最早的石油工业和核工业,更成为现代航天工业的发祥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视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酒泉,在历史的厚重感之外,又平添了高新科技的羽翼。

  大国复兴当自强

  共和国七十载风雨征程,见证一片热土旧貌换新颜。先烈们的一腔碧血化做丰碑,如晨钟暮鼓般激励着后人。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和精忠报国、扎根西部的献身精神,铸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使他们成为民族的脊梁。

  追随总书记的脚步,重温这段艰辛的历史,我们就不难明白其中用鲜血书写的历史铁律:国家统一、上下齐心、各族团结,则能够抵御外侮、建设家园;反之则饥寒交迫、民不聊生,重则引得四方豺狼虎视眈眈,分裂河山、屠戮百姓。

  可见,国盛则民生,国破则家亡。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兴衰存亡是唇齿相连的。我们自身的个人奋斗都是一条小溪,它只有与祖国的需要、人民的渴求以及历史不可阻挡的滚滚洪流相汇合才能奔向成功、成材的大海。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而今,当民族命运的车轮驶向历史的分岔口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复兴中华、重开盛世的千秋重担已然落到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肩上。躬逢其盛,不负时代——让我们共同见证一个伟大民族的历史复兴。

  作者:王鹏(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副研究员)

编辑:王晓超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8位同学弃报“清北”这件事,该咋看?

    “清北热”的背后,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教育部门从来没有为高等院校排过名次。不同院校之间,只是在发展方向,专业领域,建设模式上有不同侧重,也要充分竞争,各地高招过程中逐渐将本科批次合一,正是此意。

  • 中工时评:既然敢亮招牌,就要有被监督的准备

    就在上月底,和林格尔县也召开了政务服务相关会议,提出要“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做到“资料互通、信息共享”。期待该县这项工作能真正做实,起码那个收据抬头是“乐乐百花摄影店”的窗口,该好好整治一下了。建议群众再遇到这样的窗口,不要向物价部门投诉,这不是单纯的物价问题,不妨打给纪委试试看。

  • 中工时评:游学与否不只是钱的问题

    暑假已过数周,不少家长都让孩子参加了暑期游学项目,特别是赴海外游学,费用自然不菲。高昂的游学费用,让一些家长感慨“养不起娃”的同时,也带来了攀比现象,最终却让鱼龙混杂的游学中介机构获益。

  • 中工时评:二青会:面向未来的青春约会

    8月8日晚,在第11个全民健身日来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二青会)在山西太原隆重揭幕。

人物

  • 初心家书|给女儿喂完最后一口奶,她从容走上刑场

    赵云霄,1906年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赵云霄与共产党员陈觉结为革命伉俪。在简朴的婚礼上,他们相约为革命奉献一生。

  • 嫖娼被抓者想低调,西媒港记给他补刀

    英国驻香港总领馆雇员郑文杰日前赴深圳出差“失踪”,他虽是香港籍,但英国外交部却高调发声,西方和港台媒体更是热炒他被“送中”,都在极力把他的“失踪”与香港目前局势联系起来,抹黑中国内地的司法体系。

  • 坚守中书写永恒的信仰

     8月21日,新华网推出的题为《因为信仰,所以“看见”——失明老兵义务讲解方志敏精神半个世纪的故事》的纪录短片感动了大家。短片展示了一位78岁高龄且几乎失明的老党员,51年来风雨无阻、乐而不疲的义务给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当解说员的故事。

  • 关注法官健康状况

    前不久,笔者所在法院又有一名年轻女法官突患癌症。近年来,单位已不止一位同事罹患癌症和其他各种严重疾病。由此,不禁想到了英年早逝的邹碧华,因病去世的全国优秀法官翟树全、金桂兰,以及许许多多被病魔无情夺去生命的默默无闻的法官。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