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成本不应仅由个人承担-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民生

养育孩子成本不应仅由个人承担

张田勘
2019-01-15 10:06:1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大连80后妈妈王女士的孩子目前9个月大,仍在哺乳期,丈夫出差在外地,家中四位老人需要照顾。8日晚,王女士下班回家后发现孩子生病,她于是请了9日的假,9日当天孩子高烧到42°,她只好又向主管请10日的假,结果被主管拒绝,并要按照旷工处理。王女士十分气愤,认为公司此举太不人道。此事曝出之后,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1月14日《半岛晨报》)

  网友分成两拨互怼,有的网友谴责公司不近人情,有人认为制度就是制度,不能道德绑架,也有人质疑年轻妈妈请事假太多。除了互怼,还有人感慨婚育女性面临兼顾职场和家庭的无奈。

  女性育儿的艰辛其实不只是这位年轻妈妈所遇到的,而是绝大部分国人都会遭遇的困境,并且是目前绝大多数职场妈妈不得不面对的社会现状。这个事情不在于年轻妈妈和公司(单位)的谁对谁错(双方都有理由),本质上是,养育孩子的成本负担迄今并没有合理、公平和科学的制度设计和实施。

  过去和今天,生育成本的高昂负担在中国一直是由个人和家庭来承担的。最普遍的做法是,孩子生下后,由父母或公公婆婆帮助抚育,这实际上是一种盛行了千百年的但谁也不会也不愿指出来的隐形啃老。如果把孩子托付给保姆,这笔费用必定得支付,而且价格不菲。此外,孩子的所有衣食住行和教育都需要付费。

  显然,解决养育孩子的成本不只事关人们是否愿意生育,也关系到是否能养育和培育出高质量的后代。既然养育孩子是在为一个社会、国家或共同体增添和补给人力资源,否则到总和生育力低于2.1时,一个社会共同体就会因为后继乏人而解体,因此,这个共同体就应当对养育后代提供帮助,而不能让生育的成本全部转嫁到个人和家庭。

  中国社会的靠父母和公婆帮助来养育孩子既是一种隐形啃老,也显示了其难以支撑的困难局面,因此不可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解决的办法是,需要自多元化的成本分担,个人和家庭当然需要负担成本,而且肯定是负担大头,但是社会也需要承担一定的份额,无论这个份额是以何种形式,或以单位还是政府来负担,本质上都一样。其实就是把征收的税赋拨出一点来,作为幼儿养育基金,以帮助养育孩子的家庭。

  国外已经有很多很好的做法,值得借鉴,带薪产假就非常值得借鉴。例如,德国的带薪产假是,父亲和母亲共同可以请14个月的带薪产假,一般生育孩子的家庭是母亲休1年假,父亲休2个月,就基本上能度过哺乳期了。而且,如果因经济困难无法或难以请到保姆,父母或公婆也不能帮助,可以再申请2年的停薪留职。这个时间段一过,孩子就可以上幼儿园了,母亲也可以去上班了。当然,国外的做法只是可以借鉴,其实由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国力的强大,还可以做得更好。

  解决孩子的婴幼儿养育的困难也只是帮助度过养育孩子的初级关口,至于后来的养育,日本的做法就值得参考,即对孩子的教育经费进行包干或减免。

  日本从2019年10月起对幼儿教育免费化。0岁-2岁的儿童,以免除居民税的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在认可的保育园实施免费计划。若是在认可以外的保育设施可根据情况给予补贴。3岁-5岁的儿童,原则上是所有家庭在幼儿园以及政府认可的保育园实施免费计划。若是在认可以外的保育设施会根据情况给予补贴。

  对于高等教育,日本也从2019年4月开始实施学费减免计划。目标以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公立大学学费最高能减免54万日元,私立大学学费最高能减免70万日元。除此之外计划大幅增加无需偿还的补贴型奖学金。

  如果能有类似这样的计划,国人的生育意愿或可提升。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李万升:有格局的人生有宽度

    【人物】“全国劳模”李万升【故事】1983年,李万升自愿参军,表现突出、多次立功,入伍第二年就入了党。1987年,他从部队复员一个人犹如一本书,“阅读”李万升这本“书”,离不开激情、善心与信念这三页。

  • 百姓眼中的“博士哥”

    百姓心目中真正意义上的“博士哥”,不仅要有学问,更要有务实、担当、接地气的为民情怀和行动“博士哥”,刚到蕲春县横车镇工作就有一些干部群众这样称呼我,虽然我是蕲春有史以来第一个博士生镇长,但刚开始听到这个称呼

  • 从“电话大王”到“王牌”彩电 李东生的开拓故事

    四十年春风化雨,九万里风鹏正举。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了为推动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100位“改革先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信心和决心,12月18日起

  • 李志龙:成事,在于把心交给群众

    【人物】“牧区书记”李志龙【故事】从2001年进藏当兵、考学再到进入公务员队伍,李志龙在西藏已经待了十几年。在西藏阿里地区措勤县磁石乡担任党委书记3年多来刚听说李志龙要到磁石乡工作,家人担心他身体,朋友觉得他“傻”。李志龙却说,“我是军人出身,服从命令是天职”。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