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与故意伤害-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民生

见义勇为与故意伤害

史洪举
2018-11-27 10:14:32  来源:人民法院报

  “一码归一码”,赏罚分明的做法正是建设法治社会,维护法律尊严的应有之义。

  15日,广东省深圳市一女子小莎吃夜宵时遭陌生男子扑倒猥亵,店老板出面制止,但在男子已被控制后又猛踹其头部。警方称,店老板在已制止违法行为后再次故意伤害他人,行为过当。警方肯定曾某见义勇为的同时,综合考虑了动机、情节、后果等因素,对其过当行为罚款200元。目前,林某鹏因猥亵他人被依法行政拘留十日。

  从报道以及网友的评论可知,绝大多数网友在肯定见义勇为店老板的同时,对其因制止违法行为后再次故意伤害他人而被罚款200元表达了理性观点。这说明,在具有朴素是非观和正义观的人看来,“一码归一码”,赏罚分明正是法治和规则的应有之义。见义勇为理当予以肯定乃至加以褒扬,而故意伤害他人自然属于违法行为,必须予以制止和惩戒,进而让法律成为维护每一位公民合法权益的坚实力量。

  见义勇为主要指非因法定职责或者约定义务,为保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的行为。见义勇为行为一般属于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构成见义勇为的,不仅无须为相关损害承担法律责任,反而可以获得精神和物质奖励,即便防卫过当或避险过当的,也应适当减轻其法律责任。

  根据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的行为实施正当防卫的,不负刑事责任,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也就是说,正当防卫必须针对正在实施的不法侵害,“事前防卫”、“事后防卫”、“假想防卫”均不被鼓励,而且有可能构成违法乃至犯罪。这也是保护公民权利不受随意侵害的关键所在。法治社会中,违法行为人和犯罪嫌疑人的相应权利也应受到尊重和保护,不得对其进行侮辱、殴打。尤其是作为普通人,其制止、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后,理当及时报警处理,不得“私设公堂”对其实施殴打、羞辱。现实中,有人抓获小偷后,对其捆绑羞辱,“游街示众”的,均为此承担了法律责任。

  具体到深圳这起“见义勇为”被处罚的事件中,店老板及时、勇敢、果断地制止不法侵害,理当受到肯定和褒扬。但其在已经制止不法行为,违法行为人已经被控制,失去反抗能力和再次侵害能力后,依然猛踹其头部,显然已经超出了见义勇为的范畴,不属于正当防卫,而涉嫌故意伤害,理当被否定。假使造成身体伤害等严重后果的,这名“见义勇为”的店老板还可能承担民事赔偿甚至刑事责任。

  这种“一码归一码”,赏罚分明的做法正是建设法治社会,维护法律尊严的应有之义。可以说,这一事件的广为传播,也给公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即依法办事方能保护自我,制止违法行为的见义勇为不代表可以随意、过度侵害他人。只有这样,方能让公众权利得以有效维护,让不法行为被及时制止,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正义的力量和法治的文明。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打开云端上的梦想空间

    30年前,因黄浦江上建第一座桥,魏根生师傅一家动迁到上海浦东。随后几十年,他以一名吊车司机的身份绝美云图,展示魏师傅的视角;“上海高度”,定义了他的人生。建K11大楼,两年、278米;建百联世贸大楼

  • 应该用什么眼光看孔乐琪

    近日,网上热传一段视频,是美国电影学院编剧系的中国留学生孔乐琪的毕业演讲。对她的演讲,很多人这么评价:“害羞内敛”是不少外国人对于中国人的刻板印象。这段话将这个女孩置于中国/美国的二元语境中:外国(美国)人如何看中国人?作者试图代表中国人对这种看法作出某种回应。

  • 榜样光辉润泽新时代共产党人

    11月23日上午,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光辉一生,榜样永世。刘少奇同志的英名,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奋斗历史紧密相连。

  • 关注脱贫攻坚,关爱扶贫干部

    据媒体报道,日前,云南大关县3名扶贫干部在工作途中遭遇车祸,其中一名年仅26岁的90后女干部遇难,另外两人受伤。遇难者王秋婷是大关县纪委监委派驻天星镇打瓦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这起车祸之所以引发舆论关注,是因为遇难者扶贫干部的特殊身份。消除贫困是人类的一个共同难题,脱贫攻坚是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改变命运的一个重大契机。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