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惩医闹,意在用法治涵养医患关系-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民生

严惩医闹,意在用法治涵养医患关系

高路
2018-10-18 09:18:57  来源:钱江晚报

  北大医院孕妇家属伤医事件发生以后,如何治理医闹行为又一次成为社会热点。10月16日,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卫生健康委、中组部、中宣部等2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将对实施或参与涉医违法犯罪活动,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以上处罚,或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自然人实施联合惩戒。

  医闹对正常医疗秩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些医护人员的职业尊严受到污辱,身体受到伤害,甚至因此付出生命和鲜血的代价,医闹打乱正常的医疗秩序,让医院苦不堪言。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可能孕育出理性负责任、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医患关系,反而会让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让医疗纠纷升级为治安事件,甚至变成刑事犯罪,增加了社会运行成本,加深了医患双方的隔阂。

  28个部委出台措施联合惩戒,就是从各个方面,全方位地给医疗纠纷维权行为立规矩,避免被钻了空子,通过抬高违法成本的方式,让医患双方在纠纷面前多一份理性多一点冷静。这些措施都很有针对性,可以说,基本上扭转了以前惩治不力的弊端。通过这些办法也向社会传递了清晰的信号,医闹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反而会将自己推入违法的境地,这是两败俱伤的下下策,只有法治才能为医患双方作主。不管是患者还是医生,都应该学会用法律说话,在法律的框架下解决问题。

  这样的法治环境包括对患者行为的约束。事实上,大多数患者或者其家属并不具备专业的判断力,对于医生的医疗行为也缺乏认识。这种误解需要多与医护人员沟通协商,不能动不动就情绪化,诉诸暴力。

  大家恐怕也得冷静地看待医疗这个行业,这个行业仍然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之中,有很多疑难杂症,至今没有克服,包治百病的神医并不存在,包治百病的神药也不存在。医疗行为本身存在很大的争议成分,是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的,有些病治了可能治不好,有些病暂时治好了但还会反复,有些病一时可能会误诊,这都是正常现象。社会大众应该对医疗的这种局限性抱以理解、宽容,而不能动不动扣上失职的大帽子,这不仅是对医护人员不公平,也是不尊重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样的法治环境自然也包括对医生行为的约束。怎么来防治医疗腐败,怎么来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怎么来防止过度医疗,怎么来提高这个行业的公信力,这是一道非常严峻的命题,医疗行业需要在这些具体问题面前,拿出切实可行、让社会信服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法治环境更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严惩医闹,不是禁止维权行为,更不是漠视医疗纠纷的发生,而是严惩不理性、非法的维权行为,该解决的问题一点都不能含糊。医患关系,因为本身的敏感性,需要一个居中的调解、仲裁机构,各地的医疗纠纷调解组织能否承担起责任,能否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能否取得社会信任,又用什么样的机制来约束它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患关系的未来。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数一亿粒米”现象并非个案

    小学阶段的学生,归根结底还是孩子,通过学校教育,孩子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基本的辨识能力和生活能力,最终具备能够进行下一阶段初中学习的学习能力

  • 中工时评:95后新员工缘何爱跳槽

    到今年秋天,第一批步入社会的95后大学生,工作正好满一年。但是,与他们的前辈相比,90后的跳槽更加频繁,短短一年时间里,许多人已经开始做第二份甚至第三份工作了。

  • 中工时评:中非合作:让历史告诉未来

    一边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边是拥有世界最多发展中国家的大洲。金秋九月双方在北京的一次次“握手”,再次唤醒了两块大陆有关友情的温暖回忆

  • 中工时评:重信务实成就中非友谊

     在9月3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指引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人物

  • 社会注意力不应消磨在无意义狂欢中

    如果人们都满足和热衷于对“无意义”的追捧,满足于在“无意义狂欢”中沉浸,公共传播就会被牵着鼻子走,沦为纯粹的“流量导向”。在信息时代,尽管网络空间所能容纳的资讯量貌似无限庞大,但个体的注意力和时间精力却是非常有限的。随着流量经济的兴起

  • 我认识的保罗·艾伦

    微软共同创始人保罗·艾伦于15日因非霍奇金淋巴癌逝世,终年65岁。就像保罗,他的一生虽然不长,但做了许多对人类有意义的探索,应该是很值的一生。

  • “狂奔小姐姐”用暖心善举提升文明空间

    在武汉地铁3号线后湖大道站,地铁工作人员周淼五秒飞速跑到电扶梯扶起老人。这一幕被视频记录,迅速火遍全网,全国网友称周淼为“狂奔小姐姐”,纷纷为她点赞。

  • 王泽山:国家需要,就是使命

    有人问王泽山,1996年时你就已经61岁了,两次摘得国家科技奖一等奖,似乎可以功成身退了,为什么还一直坚持科学研究?王泽山说火炸药是一门研究“热”的学问,可这个专业本身是个“冷门”——基础、枯燥,甚至危险,要坐冷板凳,很多人说搞火炸药的人“一辈子也出不了名”。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