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话丰收-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民生

“丰收节”话丰收

姜圣瑜
2018-09-26 09:13:52  来源:人民日报

  今年9月23日,是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体现了党和国家及全社会对广大农民的尊重和对农业农村的重视。

  “丰收”一词,自从1700多年前的晋朝开始,一直沿用至今。晋朝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广譬》中就有“而凡夫朝为蜩翼之善,夕望丘陵之益,犹立植黍稷,坐索于丰收也”。元代王恽的《劝农诗·粪田》中有“田果粪余根本壮,纵遭水旱亦丰收”。上世纪30年代左翼剧作家洪深创作的颇负盛名的“农村三部曲”中的《香稻米》第一幕中有这样的台词:“今年却更当‘报谢’了!像这样的丰收,确是少有”……丰收是广大农民自古以来的期盼。

  千百年来,农民们把丰收寄希望于“天”,希冀老天“风调雨顺”。北京的天坛,就是历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的地方。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望天收”的结果,也正如诗人白居易在《杜陵叟》中所云,“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在旧社会,即便丰收了,农民的日子也不一定好过。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就反映了江南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命运,以及农村急遽破产的现实。“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就是旧社会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麦浪滚滚闪金光,十里歌声十里香,丰收的喜讯到处传,家家户户喜洋洋……”一首《丰收歌》,唱出了翻身当了主人的农民面对丰收的喜悦之情。然而,当时丰收的标准却很低,《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定出指标是,全国几个主要不同地区的粮食, “争取每亩平均年产量分别达到400斤、500斤、800斤”,广大农民还是在温饱线上徘徊。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时。中国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安徽省小岗村农民那鲜红的手指印,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大幕。“大包干”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交了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都是自己的”,这时的农民才真正有了丰收后的“获得感”;解决了温饱后的农民开始在提高种田的效益上做文章,“万元户”应运而生,这时丰收的概念已从“吃饱肚皮”向“鼓起钱袋”延伸;随着种子、肥料、栽培技术的进步,广大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中解放出来;免除农业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丰收是农民们“创造价值、提升价值”的体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今天的“丰收”一词,成为乡村振兴、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代名词。

  正如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负责人所说,“农民丰收节是要帮农民创造价值、提升价值、振兴文化。”

  同样是“丰收”,古今含义却不同。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数一亿粒米”现象并非个案

    小学阶段的学生,归根结底还是孩子,通过学校教育,孩子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基本的辨识能力和生活能力,最终具备能够进行下一阶段初中学习的学习能力

  • 中工时评:95后新员工缘何爱跳槽

    到今年秋天,第一批步入社会的95后大学生,工作正好满一年。但是,与他们的前辈相比,90后的跳槽更加频繁,短短一年时间里,许多人已经开始做第二份甚至第三份工作了。

  • 中工时评:中非合作:让历史告诉未来

    一边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边是拥有世界最多发展中国家的大洲。金秋九月双方在北京的一次次“握手”,再次唤醒了两块大陆有关友情的温暖回忆

  • 中工时评:重信务实成就中非友谊

     在9月3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指引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人物

  • 李德威生前身后巨大反差 是什么击中了大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德威去世近半月,有关他的舆论热潮一直高涨。几天前,他的同事、中国地大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处罗林波发表署名文章《李德威教授生前无名,死时信息爆炸,只因身上有种时代奇缺的东西》,再度刷屏。——诚如斯言,李德威生前身后声名的巨大反差,值得观察。

  • 高铁院士王梦恕走了

    王梦恕的人生成长与中国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密不可分。他1956年考入唐山铁道学院,1964年从该院桥隧系隧道工程专业毕业1965年,北京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27岁的技术员王梦恕纠正了隧道内净空确定未考虑施工误差、贯通误差的重大设计失误。

  • 直面残缺的人生

    朱鹏3岁户外活动时不慎触及高压电线双臂被截肢。出医院第二个月,被父亲狠心逼着每天用脚训练写字,并逐渐学会了用脚打理生活上的一切。读者自会通过合理想象来填充朱鹏生活的细节。一个主要肢体残缺的人要过上“正常”生活,必定要在其他方面非同寻常。

  • 高铁“座霸”再现 罚则明晰才能根治

    19日上午,永州—深圳北G6078列车上,一位女乘客再现霸座行为。据了解,这名女乘客车票标注的座位是靠过道上个月高铁“霸座男”曝光后,不少人或许都认为网络曝光、舆论谴责加上后续的失信惩戒,会让后来者引以为鉴。但不到一个月,女版“座霸”又再次出现,无疑大大超出了人们的常识预期。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